大岭山鸡翅岭,鸟儿低飞晚稻熟
初冬时节,晚稻成熟。稻田里弥漫着无尽的稻香,引来数不清的鸟儿翔飞嬉戏。群鸟在金色的稻浪上,低飞㳀走、栖息鸣唱,这是大岭山镇鸡翅岭村观赏稻田上的一派生机气息。
黎明时分天未破晓,这里还是寂静一片,微风吹过田野,送来阵阵稻香,消减了冬的寒凉。一刹那间,天边亮起了鱼肚白,稻田突然热闹起来,但听见“啾啾”“喳喳”的鸟声嘈杂一片,那是数不清的鸟儿在禾间稻头开始晨唱了。
天空放亮起来了,眼前的景象让人惊讶和兴奋,藏身在眼前这片金色的稻丛中灰黑色的、色彩斑斓的鸟儿们机警地嬉闹着,稍有风吹草动,就会一哄而起,从这块田掠飞到另一块田,或者干脆飞到田边的林木中、草丛中去,此起彼落的,尉为壮观。
早起的老人告诉我,田里的鸟大部分是麻雀和“打禾谷”, 背灰黑色、肚下全白的是麻雀,颜色有点杂斑,下部白色的是“打禾谷”。麻雀我们打小就认识,老屋的檐下墙洞里,每年都结有几窝麻雀,地塘上一晒谷子,它们就会偷偷地飞来啄食。收获时节,农民在田里插上稻草人,也是为了赶吓这些喜欢偷吃稻谷的麻雀,我们以前一直以为麻雀是农民的“天敌”,专门糟蹋粮食的害鸟,后来才知道麻雀益大于害,而现在已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了。
老人说的“打禾谷”,我是查阅了相关资料才知道的。“打禾谷”学名白腰文鸟也叫白腰文雀,它的上体以栗褐色为主,腰部前段为白色,因此得名,它是食谷性鸟,所以又叫“禾谷鸟”。这种鸟儿也是于人类有益、有经济和科研价值的是“三有动物”,同样也受法律保护。
来观鸟赏稻的人们渐渐多了起来,几个老人拍着手掌,嘴里“呵—呵”地发出声音,稻田里就不时地有群鸟扑楞扑楞地突然飞起,老人们看着就兴奋得像孩子一样大声笑着。远山、晨光、稻田、鸟影、菜地,还有劳作的人们,此间画面是多么的和谐美好!
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鸡翅岭村集中规划、统一耕种、精细管理,打造出一片集生态农业、科普教育、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美丽田园,让村民可以领略田园生态之美,感受美好所在,体验“与鸟为邻,其乐无穷”的乐趣。
来源:文明大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