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
ico
  • 智能问答
  • 用户登录
  • 无障碍
  • 适老版
  • 资讯
  • 政务
  • 互动
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 > 全市农村人居环境百日攻坚宣传专栏 > 图片新闻

石龙西湖:新农村焕发新气象

发布时间:2021-01-07 09:48:49 来源:宜居石龙 字体:[ 大  中  小 ]
分享到:

  位于石龙镇南面的西湖村,是东莞历史最为久远的村落之一,现为东莞经济发达村,更拥有“东莞市文明标兵村”“绿色示范社区”“东莞市环境优美社区”和“广东省生态村”等诸多美誉。

  “藏”在公园中的乡村

  在新时期乡村振兴的历史机遇中,西湖村紧扣自身特色与时代发展要求,结合周边完善的配套设施,积极设计符合自身需要的特色精品项目。

  西湖村作为我市“特色精品示范村”创建村之一,城市公园升级改造项目、西湖村村民活动中心(乡风文明类)项目已纳入莞版乡村振兴重点项目。

微信图片_20210107094721.jpg

  西湖村是东莞市第一个“广东省生态村”,村内到处杨柳依依、曲径悠悠、廊台水榭、繁花似锦。其中,占地34万平方米的城市公园,是石龙镇现今最大的公园,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南区以山景为主,北区以水景为主。另外还有西湖江畔公园沿东江而建,全长约4公里,公园内设有篮球场、绿道服务驿站、水边栈道及亲水廊台。

  城市公园升级改造项目结合石龙镇彩色林建设,完成了在公园原有设施基础上进行的升级改造,打造了一条特别的“彩虹桥”。据悉,彩色林建设是推动美丽东莞建设的重要部分,也将是不断充实宜居宜商石龙品质内涵的重要内容。石龙镇把彩色林建设与城市精细化治理相结合,打造美丽的彩色石龙。

  在保护与改造中传承

  西湖村还投入修缮西湖祠堂项目,以东莞清代中期祠堂建筑风格为基调,并与村内竹溪公祠、东沙公祠、春宇公祠相协调,采用一路三进五开间平面布局,重新修缮后的祠堂同时作为村民活动中心使用。一直以来,西湖村十分重视村里的文物保护和利用,旨在传承文化薪火,留住历史文化之根。目前,西湖村的四间宗族祠堂,仍然保留着青砖瓦,红石阶、雕梁画栋、古色古香的韵味。随着社会的日新月异,西湖村委会在保留原本建筑特色基础上对宗祠进行了改建。西湖村的“东沙公祠”“春宇公祠”“飞卿公祠”“竹溪公祠”已成为村中景观的新亮点。“东沙公祠”内还开设了市图书馆石龙分馆西湖服务点。而最大的“竹溪公祠”成为了老人活动中心,让老人们能在这里相聚聊天。这些改建和保护措施,让古祠堂绽放新魅力,成为村民文化活动的主要阵地。

  此外,西湖村打造产业兴旺工程,完成原西湖综合肉菜市场转型升级为石龙中心农贸市场项目,该项目形成了颇具规模、功能完善、设备齐全的现代化农副产品生鲜市场。

  全面优化  把优美环境留给下一代

  村民们回忆起以前,感觉西湖村的环境变化很大,越来越宜居。“以前有一些小作坊、小五金厂,从99年开始,逐渐搬走。还有一些有污染的,包括空气污染,噪音污染的大型工厂,基本都搬离了我们村。以前说来到我们西湖不见湖,后来利用一些鱼塘联通起来,形成现在的湖,整个水面差不多80亩,这块地在我们整个村中心,也是我们的‘肺’,是我们村的一个很大的肺部,我们大家一直以来都是想留一些可以呼吸新鲜空气的地方给下一代。”下一步,西湖村将继续结合创建东莞市“特色精品示范村”对整个城市公园规划再升级。包括村内有绿化的地方,都将进行升级改造,绿化面积进一步扩大,利用村头村尾的小空间改成小公园,把整个村容环境来一次全面升级。

  来源:宜居石龙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TOP】【打印页面】【关闭页面】
  • 友情链接
  • - 国内网站 -
  • - 省内网站 -
  • - 东莞网站 -
  • 中国政府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
  • 广东省人民政府
  •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 中国东莞
  • 东莞市林业局
  • 东莞市水务局
  • 东莞市气象局
  • 东莞市公益广告库
首页 | 隐私条款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加入收藏

主办单位:东莞市农业农村局    技术支持:开普云    网站标识码 4419000081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建议使用:1280*1024分辨率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3883号    备案号:粤ICP备19110143号-1


微信公众号

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