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南城白马社区:治水治污拆窝棚 人居环境大变样
李先生是土生土长于南城白马社区的居民,住在白马大氹旁边,犹记得年少时白马大氹清澈的河水、嬉戏的鱼虾。近20年来,白马大氹的水质逐渐变差,河水变黑变臭,还漂浮着垃圾。
“我一直期待着白马大氹重新变得清澈洁净。”李先生说,2017年以来,在街道的大力整治下,河涌已是清流激荡,两岸也进行了景观美化,比他年少时更美了,“现在整个社区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好!”
近年来,南城街道白马社区积极开展治水治污工作,并大力推进田间窝棚整治,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居环境进一步得到了提升。
治水治污
白马大氹二期工程截污管网已铺设完毕
近年来,南城积极开展河涌治理工作,力求实现 “河畅、水清、岸绿、堤固、景美”的水环境治理目标。
白马社区内的白马大氹,曾经是一条黑臭河涌:社区的污水通过三个排污口直接排放进来,加上附近居民生活垃圾产生的垃圾渗滤液,整个河涌的水体遭到了严重污染。水体黑臭,蚊蝇滋生,极大地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因而,白马大氹被列入广东省2017年重点挂牌督办的城市黑臭水体项目。
2017年以来,南城街道共投入600多万元实施白马大氹黑臭水体整治工程,采用充氧曝气及智能生态水草技术对水体进行生态修复。经过整治,原水质为重度黑臭的白马大氹已实现了消除黑臭,并达到Ⅴ类水标准。
此外,白马社区还进行了堤岸整治和生态修复,岸边树木郁郁葱葱;新修了防护区域,从上到下依次种上了灌木和草坪。防护区域下面是生态护坡,用一道矮矮的水泥墙和河涌分开,生态护坡里种植了美人蕉等水生植物。
目前,白马大氹二期工程正在铺开,在石鼓河支渠广深高速旁至石鼓河出口段,沿河道新建一条689米的截污管网,将入河排污口接入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处置,以实现河涌水质的提升。
记者在现场看到,截污管网已铺设完毕,河岸景观升级工程正在紧张有序地推动,完工后将实现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
整治窝棚
拆除窝棚153个 面积达7225平方米
乱搭乱建的田间窝棚,不仅侵占农地、影响农业生产,还易造成农业面源污染。遇上台风天,田间窝棚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为整治田间窝棚,白马社区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实地走访广深高速旁的白马将军洲农田,核查田间实有窝棚数量。在做通群众工作的基础上,1月7日,社区联合街道农林水务局、城市综合执法分局、自然资源分局、土地储备中心、生态环境分局、白马派出所等部门,对纳入整治范围内的田间窝棚进行集中拆除,共拆除窝棚153个,拆除面积7225平方米,取得了田间窝棚整治工作阶段性的成果。清拆整治后,田间恢复了干净、整洁面貌。
此外,社区严格落实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市生活品质,集中解决了社区200多处城乡环境“脏乱差”问题,消除环卫黑点100多处;每月10日社区扎实开展“洁净城市活动日”暨“河湖保洁日”专项行动;推进厕所革命,升级改造一所公厕、新建一所公厕。
为进一步解决社区居民停车难题,社区从2019年9月开始,在辖区范围内实行封闭式停车管理,通过在社区各个出入路口设置栏闸,登记出入车辆,完善车辆出入管理,在社区道路两旁、闲置用地上划定停车位,规范停车行为。
据了解,白马社区还计划在塘岩公园旁边闲置用地建设停车场。
来源:i东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