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各种猪肉
注水肉 肉表面发胀、发亮,非常湿润。结缔组织(网状组织)呈水泡样。新鲜的切口有小水珠往外渗。如果切口的皮肤连着,会渗出一汪血水。正常的肉用纸贴试,纸是油的、易燃;把纸贴在注水肉上,纸是湿的,不易燃烧。
变质肉 外表有干黑的硬膜或粘液,粘手,有时甚至有霉层。切面发暗而湿润,轻度粘手,弹性减弱,肉汁混浊。脂肪发暗无光泽,有时生霉,有哈喇油气味。筋腱略有软化,无光泽,呈白色或淡灰色。轻度变质的肉,必须按规定高温处理后可供食用,重度变质肉应作工业用或销毁。
公猪肉 因公猪体内含有睾丸酮等激素,故公猪肉常发出腥臊的气味。皮肤与皮下脂肪界限不清,皮下脂肪较薄、颗粒粗大,切开下腹部皮下脂肪,可见到明显的网络状毛细血管。毛孔粗而稀,皮肤呈浅白色或发黑。肌肉发达,肌纤维、尤其是臀部、肩部和颈部肌肉呈暗红色,无光泽。后臀中线两侧有时可见阉割的睾丸皮。
母猪肉 皮肤组织结构松弛,发粗发白,较厚硬,颈部和下腹部皮肤皱缩,若宰杀时间长,皮肤干缩会更显著,失去弹性。皮肤与皮下脂肪结合不紧缩,两者之间有一层薄脂肪呈粉红色,即所谓“红线”,脂肪外膜黄白色。由于皮下脂肪薄,显得肌肉瘦,常呈砖红色。乳头大、长而油滑,呈圆锥形,两侧乳房有乳腺,切开可见灰白色乳腺深入脂肪层,类似蜂窝状,乳房周围毛孔粗大而稀少。肋骨一般扁而宽,骨膜淡黄色,老的母猪肋骨隆起显著,正常猪的肋骨呈青红色。
“瘦肉精”猪肉 一看:看猪肉脂肪(猪油)。一般含“瘦肉精”的猪肉肉色异常鲜艳;生猪吃“药”生长后,其皮下脂肪层明显较薄,通常不足1厘米,切成二三指宽的猪肉比较软,不能立于案;瘦肉与脂肪间有黄色液体流出,脂肪特别薄;含有“瘦肉精”的猪肉后臀肌饱满突出,脂肪层非常薄,两侧腹股沟的脂肪层内毛细血管分布较密,甚至充血。还有,购买时一定看清该猪肉是否盖有检疫印章和检疫合格证明。 二察:观察瘦肉的色泽。含有“瘦肉精”的猪肉肉色较深,肉质鲜艳,颜色为鲜红色,纤维比较疏松,时有少量“汗水”渗出肉面。而一般健康的瘦猪肉是淡红色,肉质弹性好,肉上没有“出汗”现象。三测:用PH值试纸检测。正常新鲜肉多呈中性和弱碱性,宰后1小时PH值为6.2-6.3;自然条件下冷却6小时以上PH值为5.6-6.0,而含有“瘦肉精”的猪肉则偏酸性,pH值明显小于正常范围。
病死猪肉 1.看外观: 比较不新鲜的猪肉表面则是呈暗灰色,无光泽,切断面色泽稍逊于新鲜的猪肉,有黏性,肉汁混沌。病死的猪肉放血刀线平滑,无血液浸润区。 2.看表皮:病死的猪肉表皮上常有紫色出血斑点,甚至出现暗红色弥漫性出血,有的也会出现红色或黄色隆起的疹块。3.看脂肪: 病死猪肉的脂肪呈红色、黄色或者是绿色等异常的色泽。 4.看肌肉: 病死猪肉的肌肉色泽较深或是呈暗红色。 5. 看弹性:病死猪肉由于自身被分解严重,肌肉组织失去原有的弹性而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腐烂,用手指按压后凹陷,不但不能复原,有时候手指还可以把肉给刺穿。 6.看淋巴:病死猪淋巴肉的结是肿大的,其脂肪为浅玫瑰色或红色,肌肉为墨红色。 7.闻:通过闻猪肉的气味来进行辨别,病死猪肉则不论是在肉的表层还是深层均有血腥味、腐臭味及其它不正常的异味。另外,在购买猪肉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看看猪肉上面是否有检验检疫章和检疫合格证明,千万不要购买来历不明的猪肉,危害自身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