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市推动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来莞调研荔枝产业指示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围绕打好产业、市场、科技、文化“四张牌”,扎实抓好荔枝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服务,聚焦重点、聚集资源、聚合力量,促进荔枝产业提质增效,使之从“小特产”升级为“大产业”,努力将荔枝产业打造成为东莞培育发展精细农业的样板、标杆,不断提升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按照“一年有变化,三年大提升,五年新跨越”的发展思路,通过实施“10+4+40”行动计划(即:制定10条扶持措施、启动4项重点工程、推进40个重点项目),至2023年,全市纳入农业生产管理范围的荔枝种植面积保持在13万亩以上,荔枝产业特色化、规模化、绿色化发展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综合效益得到显著增强。2021-2023年实现全产业链总产值、龙头企业数量、鲜果处理加工能力、电商销售额、名优品牌产品数量均比前三年增长100%。
在稳定糯米糍、桂味等品种面积的基础上,适当调减妃子笑、怀枝等传统品种面积,扩大观音绿、冰荔、岭丰糯、仙进奉、唐夏红等优质新品种面积,全市优质荔枝品种覆盖率提高到80%以上。
大力发展荔枝“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打造5个以上万亩省级专业镇,12个以上千亩省级专业村。鼓励依法开展土地流转,全市30亩以上规模经营主体保持在300家以上。
在荔枝上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荔枝产品禁限用药物残留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建设荔枝“新三品”基地,新增3-5个绿色食品认证。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实现使用量负增长。
拓展全产业链条,推进荔枝生产与食品加工、乡村旅游、科普教育、文化传承等方面深度融合发展,实现全市从事荔枝生产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从事其他种植业生产的平均水平。
至2025年,全市荔枝产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全产业链总产值、优质荔枝覆盖率、电商销售比例等关键性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荔枝作为东莞的“市树”,使之发展成为我市对外开展友好交往及经济文化交流的一张亮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