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字号农业文化遗产今日在大朗揭牌
12日下午,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广东岭南荔枝种植系统(东莞)大朗保护区)标志揭牌仪式暨“百荔园”开园仪式在荔香湿地公园举行,标志着大朗在传承和发扬广东岭南荔枝种植文化中迈出了重要一步。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原二级巡视员郑宏宣,东莞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市乡村振兴局局长吴美良,大朗镇党委书记郭怀晋,乐昌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华益,东莞市商务局副局长黄朝东,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三级调研员邱业千,省农业农村厅、市农业农村局、大朗镇党政人大领导班子成员等和有关单位负责人出席了本次活动。大朗镇党委委员何善通为活动进行了致辞,并宣布大朗镇“百荔园”开园。
随后,郑宏宣、吴美良、郭怀晋等领导共同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广东岭南荔枝种植系统(东莞)大朗保护区)标志”揭牌。
“世界荔枝看中国,中国荔枝看广东”。从唐代的“一骑红尘妃子笑”到宋代苏东坡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广东荔枝因风味独特而广受欢迎。其中,东莞荔枝极富岭南特色,而大朗更是优质岭南荔枝的重要生产基地,2020年1月,广东岭南荔枝种植系统(东莞)成功入选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朗是该种植系统的两个核心区之一。
作为 “中国荔枝之乡”,大朗“荔”久弥新。荔枝栽培历史可追溯至宋末元初,设立在大朗的省荔枝科普基地,被列入1993年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2020年,大朗镇、水平村分别荣获省农业农村厅授予的“一村一品、一镇一业”荔枝专业镇、专业村称号。2022年,大朗镇的莞香荔、糯米糍在全国优质荔枝擂台赛中分别荣获金奖、银奖。时至今日,大朗还留存近万亩荔枝林,其中,水平村就有近两千棵荔枝老树,树龄最长超300年。
近年来,大朗镇全力打好荔枝产业、市场、科技、文化“四张牌”,实现了颜值与产值兼修、品质与品牌并举,甜了人民生活、富了大朗乡村。此外,大朗镇统筹兼顾高质量发展与“绿美大朗”建设,在积极为省市重点项目让地献力的同时,也竭尽全力为征拆涉及的100多棵荔枝老树“找新家”,历时一年多,将这批兼具人文与生态价值的荔枝老树安置于此,并设立“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标志,打造独具特色的“百荔园”。
下来,大朗将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在产业、市场、科技、文化四大领域下功夫、做文章,持续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擦亮大朗荔枝“金字招牌”!
来源:大朗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