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花期连续阴雨 应加强对荔枝霜疫病的监测与防控
当前我国荔枝主产区,除海南外,广东、广西以及福建等地荔枝中晚熟品种由南往北已进入或陆续进入盛花期。荔枝花穗易感染霜疫病,连续阴天多雨则发生流行,导致大量小花甚至整个花穗腐烂,因此做好花期荔枝霜疫病的监测与防控十分重要。近期,有研究团队分别对粤西、粤东和珠三角地区部分荔枝果园表层土壤进行了荔枝霜疫霉诱导和检测,带菌率超过 95%,表明病原菌基数处于高位;前段阴雨及回南天,土壤中的荔枝霜疫霉已传播到贴近地面的嫩叶并导致发病(图 1),个别果园的花穗也发现了霜疫病;荔枝霜疫霉一旦传播到树上,在阴雨高湿天气条件下将会快速蔓延。据中国天气网 30 日天气形势预报:未来 10 天南方地区多阴雨天气,降水量 10~40 毫米,部分地区 50~90 毫米,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因此,建议广东、广西、福建等荔枝主产区荔枝生产主管部门及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积极开展荔枝花期霜疫病监测,指导果农及时开展有效防控。
具体的监测与防治技术:
(1)用放大镜直接观察树冠下层花穗上已变褐的小花,若见有白色霉状物,即发生了荔枝霜疫病;若见不到白色霉状物,可用塑料袋套于荔枝花穗,然后摇振花枝,收集脱落小花并放在有浸湿的报纸或草纸的密闭容器里保湿,第二天再用放大镜观察(图 2)。
(2)农业措施:树冠阴蔽且花量过大时,需合理疏花,剪去阴枝和部分营养枝,保证通风透光,以营造不利病菌滋生环境;剪除/锯除近地面的枝条,保证叶、花离地面 80 厘米以上,以减少地面越冬病菌传到近地枝叶并引发病害的机会(图 3);雨后或露水过大时,及时进行人工摇振花枝,以抖落花穗上水珠及残败小花,以降低树冠湿度并减少病菌生长基物(图 4)。
(3)化学防治:已发生病害且又连续阴雨, 荔枝霜疫病极易发生流行,炭疽病在高温时也可复合发生,故应依据对果园监测和调查情况,及时对发病中心实施喷药以控制扩散蔓延;已经谢花且蜜蜂离场的,可立即组织全园喷药杀菌;可选择同时兼治两种病害的杀菌剂,如吡唑醚菌酯(凯润)、唑酯·代森联(百泰)、烯酰·吡唑酯(凯特)、精甲霜·锰锌(金雷多米尔)、霜脲锰锌、乙铝·氟吡胺等。
来源:荔枝龙眼产业资源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