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优质企业产品介绍系列①|东莞荔枝:“荔枝之乡”的样板产品
【编者按】
在第六届食博会期间,2021年“粤字号”农产品品牌设计大赛之百县百品打擂台活动圆满举办,以县(市、区)长打擂台、“飞花令”、说唱RAP比赛等形式,选拔、推介优秀2021年“粤字号”农产品百县百品县域公用品牌。本次大赛还综合前期网络投票、专家评审、现场投票,综合评选出20个优秀品牌,并现场颁发获奖奖杯。东莞市推举东莞荔枝、道滘粽、厚街濑粉、麻涌香蕉、松湖笋壳鱼等五个品牌参赛。
“荔枝之乡”的样板产品
东莞素有“荔枝之乡”的美誉。据《中国果树志·荔枝卷》记载,东莞是“全国最著名的荔枝产区”。莞荔因色、香、味俱全,“食之令人畅然意满”,被誉为“岭南第一品”。2017年,莞荔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和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2020年,东莞荔枝种植系统成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莞荔种植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时期,在唐朝已有成片“荔园”“荔枝山”出现,宋代生产渐盛,时人多有吟咏。明天顺年间《东莞县志》卷一载:“荔枝色如渥丹,味甘如饴,其种不一,盖岭南之佳品也”;明末福建荔枝专家《徐兴公荔枝谱》作者徐㶿在《客惠纪闻》中写道:“惠州荔枝,味酸,树亦甚少。……至东莞,渐多渐佳”;当代著名美食家、《舌尖上的中国》总顾问蔡澜先生也曾公开称赞:“尝遍岭南各地的荔枝,还是东莞荔枝最好吃”。
东莞地处珠江口东岸的三角洲,气温适宜,日照充足,雨量充沛,东莞荔枝又比较晚熟,正是这些因素的存在,东莞荔枝吸收了充足的日照和水分,也正是这样对日照时长的严苛要求,对土壤的百般挑剔,对温度的高度敏感,才能孕育出品相优良、肉质爽脆、香甜浓郁的地标莞荔。2021年,东莞荔枝种植面积约13.16万亩,主栽品种以糯米糍和桂味为主,共约11.5万亩,其他还有观音绿、冰荔、岭丰糯、唐夏红、仙进奉等多个优质特色品种约0.5万亩,优质品种占总面积的比例超过80%。
才下枝头,就到舌头。荔枝保鲜,自古以来是一个大难题。古有杨贵妃“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典故,但现在品尝莞荔无需“轻骑”,借助“互联网+荔枝”新业态,在24小时内就可如愿。2014年起,东莞每年都举办“东莞给荔中国”系列活动、网上荔枝节等展示推介活动,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销量实现倍速增长;2016年起,引入了“移冷绿库”技术,推广应用冷链销售,果农从荔枝接单开始,采摘、分拣、包装、冷链物流发货零缝隙对接,24小时内即可送达全国各地消费者手中。2020年,首次采用“电商+直播带货”推广模式,网络销量超过6000吨,接近荔枝总产量的一半,网络销售逐渐成为莞荔最主要的销售模式。
为推动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东莞制定了《东莞市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围绕打好产业、市场、科技、文化“四张牌”,努力将荔枝从“小特产”升级为“大产业”,努力将荔枝产业打造成为东莞培育发展精细农业的样板、标杆,推动在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上为全省率先破题、先行示范,助力实现乡村振兴、富民兴农。
接下来,东莞将继续贯彻产业、市场、科技、文化“四张牌”精神,实施莞荔“1+10+4+40”行动计划,即共建1个国家特色产业集群、制定10条扶持措施、实施4项重点工程、启动40个重点项目,力争2023年实现莞荔全产业链总产值、龙头企业数量、鲜果处理加工能力、电商销售额、名优品牌产品数量均比三年前增长100%,在全省打造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东莞样板”。
来源:i东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