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荔枝专场推介会在上海举行
5月18-20日,第22届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中食展”)在上海举行,为更好地支持东莞农产品和企业“走出去”,加快提高东莞特色农产品荔枝的品牌影响力,打好荔枝产业“市场牌”,我市组织了问道电子商务科技有限公司、壹浩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大岭山荔乡荔枝专业合作社等3家企业加入广东省展团参加该展会。
5月19日上午,在本届“中食展”广东展区举行了东莞荔枝专场推介会,对莞荔的种植历史、优良品种和互联网销售等模式进行了介绍,并播出了东莞荔枝宣传视频,我市参展的3家企业代表分别对大岭山荔枝、大朗莞吉荔和樟木头观音绿等荔枝品牌及莞荔销售模式进行推介,吸引了各地采购商驻足交流洽谈。
千年莞荔,农遗佳品
东莞素有“荔枝之乡”的美誉,《中国果树志·荔枝卷》记载,东莞是“全国最著名的荔枝产区”。莞荔因色、香、味俱全,“食之令人畅然意满”,被誉为“岭南第一品”。莞荔种植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时期,在唐朝已有成片“荔园”“荔枝山”出现,宋代生产渐盛,时人多有吟咏。明天顺年间《东莞县志》卷一载:“荔枝色如渥丹,味甘如饴,其种不一,盖岭南之佳品也”;明末福建荔枝专家《徐兴公荔枝谱》作者徐㶿在《客惠纪闻》中写道:“荔枝……至东莞,渐多渐佳”;当代著名美食家、《舌尖上的中国》总顾问蔡澜先生也公开称赞:“尝遍岭南各地的荔枝,还是东莞荔枝最好吃”。2017年,莞荔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和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2020年,东莞荔枝种植系统成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据最新统计,2021年东莞荔枝种植面积约13.16万亩。种植品种主要有:糯米糍、桂味、妃子笑、怀枝、观音绿、冰荔、岭丰糯、唐夏红等。根据目前荔枝坐果情况,预计2021年东莞荔枝产量属中上年份,若后期无不利天气影响,预计总产为1.5-1.8万吨。预计妃子笑将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成熟上市,糯米糍、桂味等将于6月中旬“大熟”上市,比去年提早3-5天。
提质发展,给荔中国
东莞坚持打好荔枝发展的产业、市场、科技、文化“四张牌”。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有4个镇、9个村成功被认定为省级(荔枝类)专业村镇。全市优质荔枝覆盖率达到80%。一大批优质品种先后在全国优质荔枝擂台赛获奖。东莞支持引导20家农企(荔农)购买烘干设备,新推出荔枝酒、荔枝醋等系列深加工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借助“互联网+荔枝”新业态,莞荔实现24小时新鲜送达国内大中城市消费者手中。东莞积极推广荔枝省力化栽培、绿色防控技术,实现亩均节约成本增加效益50-100元。新配置田头冷库8个,扶持17个果园购买机械化种、管、采、收设备,配套节水节肥及现代喷药设施。通过组织荔枝文化展、科普展,在媒体上推出专题栏目和纪录片全方位展示莞荔文化魅力。东坑镇在井美村规划建设“红荔公园”,大力弘扬独特的红色文化:井美红荔献主席;厚街镇积极创作歌曲《荔枝红了》,拍摄MV短片,讲好荔枝品牌故事。
近期东莞印发了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确定了“一年有变化,三年大提升,五年新跨越”的发展思路,制定了“10+4+40”行动计划(即:出台10条扶持措施、实施4项重点工程、启动40个重点项目)。下来东莞将继续按照打好荔枝产业、市场、科技、文化“四张牌”的要求,落实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措施,重点打造“市农科中心高效荔枝示范园”“市植物园荔枝种质资源园”“樟木头观音绿荔枝示范园”“大朗荔枝新品种实验园”以及“莞荔线下文化体验馆”(大朗)“四园一馆”项目。抓好荔枝“12221”市场体系建设,通过筹办第三届广东荔枝(农产品)丝路行活动、2021年东莞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暨首届大岭山荔枝品牌文化节以及东莞荔枝文化展等多种形式,开展莞荔品牌宣传,着力让莞荔产出高、卖得出、效益好,让农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来源:东莞市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