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
ico
  • 智能问答
  • 用户登录
  • 无障碍
  • 适老版
  • 资讯
  • 政务
  • 互动
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 > 东莞市庆祝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

东莞麻涌:新技术驱动对虾养殖产量翻番

发布时间:2025-10-28 15:00:15 来源:东莞市农业农村局 字体:[ 大  中  小 ]
分享到:

  在广东省东莞市麻涌镇,养虾人郭沛安(安叔)今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丰收:他的两个七亩虾塘,每造亩产达到了惊人的1800-1900斤,产量和效益都比往年翻了一番。他的基地南美白对虾产量大幅提升的原因,和一家生物技术公司的指导有很大关系。今天让“莞农”带大家看看安叔养虾丰收背后的科技密码。

  一、 病害防控:从“治已病”到“防未病”

  影响南美白对虾能否丰产的关键在于病害防控,虾肝肠孢虫、虹彩病毒、白斑病毒、EMS弧菌等都会让南美白对虾减产失收。传统养殖中,养殖户常常等到虾大量发病时才慌忙求医,往往为时已晚。

  此次丰收的关键,在于定期进行病害检测,在虾只出现轻微症状或尚未发病时,就精准发现潜在威胁。通过重点监控水质pH值,并配合使用抑制孢子虫的中药进行预防,实现了养殖全程几乎无病害损耗,大幅提高了虾的成活率和健康度。

  二、密度改良:高密度养殖的“呼吸”保障

  想要南美白对虾产量高,需要投放更多的虾苗,而对养殖设备也有了更高的需求。

  安叔的虾塘以前使用叶轮增氧机,每亩只投放3-4万尾虾苗,今年他对虾塘的增氧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投入了底氧鼓风机和纯氧罐,这一改进构建了一个从水体底层到表体的立体高氧环境,彻底打破了溶氧限制,养殖密度提高到每亩5-6万尾。同时,通过调节水质盐度,进一步为高密度养殖创造了适宜条件。

  三、精准投喂:高效节本促生长

  今年,安叔的虾塘增加了先进的自动投料机取代传统人工投喂,这也带来了多重效益。

  一是生长更均匀,周期缩短;二是大幅节省饲料,饲料系数(虾增重1斤所需的饲料量)从人工投喂的1.3-1.4斤降低到1.0斤,显著降低了成本;三是减少残饵污染,有助于稳定水质,促进虾群健康。这项技术实现了从“经验投喂”到“精准管理”的跨越。

  在新的养殖理念的赋能下,安叔养虾产量和效益都更上一个台阶,而在东莞,这种先进的养虾模式也正在广泛推广,先进养殖技术的广泛应用,正驱动着东莞水产养殖户实现增产增收,谱写着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供稿:市农技办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TOP】【打印页面】【关闭页面】
  • 友情链接
  • - 国内网站 -
  • - 省内网站 -
  • - 东莞网站 -
  • 中国政府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
  • 广东省人民政府
  •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 中国东莞
  • 东莞市林业局
  • 东莞市水务局
  • 东莞市气象局
  • 东莞市公益广告库
首页 | 隐私条款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加入收藏

主办单位:东莞市农业农村局    技术支持:开普云    网站标识码 4419000081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建议使用:1280*1024分辨率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3883号    备案号:粤ICP备19110143号-1


微信公众号

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