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三年初见成效丨废弃鱼塘变身景观荷塘,周边小道变成休闲绿道

10月13日午后,东莞长安镇莲花湖绿道的揽月桥上,微风拂过荷塘泛起涟漪,白鹭掠过水面划出弧线。“看广东·遇‘鉴’乡村之美”主题新闻发布活动采访团沿绿道前行,耳边不时传来市民的欢声笑语,霄边社区居民蔡柱聪的讲述更让这场生态之旅有了生动注脚:“以前这儿是荒废鱼塘,如今成了景观荷塘,晚上带娃散步、周末野餐,幸福感爆棚。”
这场从“荒塘”到“绿廊”的蜕变,正是东莞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将绿道建设融入城乡发展的鲜活实践。作为全省“百千万工程”创先典型镇,长安镇以“拔草现珠,串珠成链”理念推进绿道建设,目前已建成绿道碧道近百公里,逐步实现“300米见绿,500米到园”的民生愿景。
莲花湖绿道的蝶变颇具代表性。这片占地4.39万平方米的生态空间,绿化覆盖率达69.5%,串联起莲湖阁、飞鹭台等12个景点,半山公园的5公里斜坡路更是将郊野公园与环湖碧道无缝衔接。在长安“百千万工程”展示馆的互动触屏上,采访团清晰看到,绿道建设与产业升级、民生改善同频共振,构成“12359”工作思路中的重要一环,成为“城乡风貌提升示范带”的核心载体。
在莲花湖绿道,东莞长安镇霄边社区居民蔡柱聪告诉记者,他是长安镇推进“百千万工程”的亲历者和受益者。眼前的莲花湖绿道原本是一片荒废的鱼塘,没有人想到会到这里散步。“自从改造之后,这里就变成一个美丽的景观荷塘,同时也建造了一条环湖绿道。晚上,我们会带小孩到这里散步。周末也会带小朋友来野餐。”蔡柱聪欣喜表示,这里极大地提升了他对社区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生态改善的红利不止于休闲体验。沿着茅洲河长安段亲水平台一路向东,曾经的“污染典型”如今水清岸绿,与莲花湖绿道形成生态廊道闭环。新民社区第一副书记时天永指着岸边的高新企业厂区介绍,社区近1000栋出租屋的变化,正是生态红利的直观体现。如今,依托改善的居住环境与滨海湾新区的发展热潮,不仅本地人气回归,连茅洲河对岸在深圳工作的人,也纷纷选择定居新民社区。一条河的治理,彻底改写了社区的发展命运。
对此,长安镇新民社区居民冯丽敏深有感触。“以前茅洲河还是臭水沟,大家路过都是捂着鼻子,现在不仅能看到鱼,还吸引一大批白鹭觅食。”而通过截污管网建设、生态修复等综合治理,房前屋后废弃的池塘,还有周边荒芜的小道,现在修建成为绿道碧道,周边市民群众休闲也有了好去处。“环境好了,企业多了,房子也好租了。我家的房子以前200元都没人租,现在800元都很抢手。”
绿道延伸之处,是“百千万工程”的纵深推进。长安镇设立专项扶持资金,推动社区通过回购物业、改造产业园实现增收。而绿道沿线的华师附中长安学校、宇瞳光学等单位,更印证了“经济强、环境美”的发展新格局。
傍晚时分,莲花湖绿道的路灯渐次亮起,与茅洲河亲水平台的灯光交相辉映。长安镇有关负责人在走访中表示:“绿道是民生道,更是发展道。我们以绿道串起生态节点、产业高地、民生空间,让‘百千万工程’的成效看得见、摸得着。”此刻,散步的市民、骑行的爱好者、嬉戏的孩童,在绿道上构成的生动图景,正是东莞城乡融合发展最美的答卷。



用户登录
无障碍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388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