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坑:产业兴旺乡村美 民生获得感“拉满”
2025年是“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关键一年。东莞东坑镇锚定目标,从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到培育典型村,从城市工程统筹发展到补齐民生短板……东坑镇“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丰硕成果,正为东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产业筑基,激活镇村发展新引擎
东坑镇先进制造业的崛起尤为瞩目。聚焦高新技术领域,依托东勤科技、华荣科技等行业领军企业,构建起高性能计算产业集群,助力东坑镇冲刺规上工业产值突破800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目标。目前,全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95家,亿元产值以上企业80家,产业梯队愈发完善。
东坑镇的乡村经济也在蓬勃发展。通过“卖身节”“龙舟文化节”等传统活动,带动乡村文旅消费;发展农文旅项目,在农业园、月明湖等地建设高端乡村民宿集群,打造都市型“小而美”文旅新场景;镇里出台1亿元奖补政策,鼓励各村发展集体经济。与此同时,打造中心区商业、酒店业服务带,为镇域经济添活力。
典型引领,培育城乡融合新矩阵
近年,东坑镇大力实施“典型村培育计划”,以1个典型镇、2个省典型村(“丁彭黄”片区、坑美村)为引领,培育6个镇级典型村,形成“1+2+6”矩阵与“先进带后进、全域齐提升”格局。
“丁彭黄”片区是“典型村培育”的典范,该片区是省级首批典型村,也是全市第一个连片培育的典型村。曾经,这里村与村之间阻隔不通,房屋破旧。东坑镇创新采用“连片培育”模式,对区域进行统筹规划,通过升级改造河道,整治片区环境,“丁彭黄”片区面貌逐步焕新,从昔日的“空心村”,蝶变为如今的城市“桃花源”。
改革创新,走出镇村发展新路径
为打破发展界限,东坑镇积极改革创新。在空间规划方面,将先进制造业片区、“丁彭黄”片区、现代化产业园融入镇中心区统筹规划,使中心区面积扩容14%。在城市工程上,成功撬动专项债、国债等政策性金融工具,获批专项债资金,顺利完成莞番高速生态园大道连接线、排灌站及内河防洪排涝改造等工程,辐射带动沿河六成农村,蹚出“以河带路联村”新路径。
为提升镇村人居环境,镇里每年设专项资金补助村基建。据悉,东坑镇近两年投入超4000万元建设道路林网、碧道、稻田儿童公园等,串联“丁彭黄”片区连片打造绿色生态屏障。
民生改善,提升居民幸福获得感
“百千万工程”的最终落脚点,是发展成果惠及群众。东坑镇聚焦“一老一小”问题,全面补齐民生短板,东莞市第十二高级中学启用新增3300个公办高中学位;与松山湖实验中学集团化办学成果让东坑中学在校生人数大增,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医疗养老创新突破,东坑医院护理院成全市唯一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同步推动东坑医院环境整治、智慧化养老。
东坑镇还大力推进文化建设,新增5个阅读空间,举办过百场阅读活动,惠及群众超10万人次;就业保障有力,今年上半年提供招聘岗位 14899个,培训技能人才524人。
如今的东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百千万工程”的成效体现在每一位居民的生活中。未来,东坑将以此为新起点,朝更高质量的发展目标稳步迈进,努力打造成为东莞乃至全省镇域高质量发展的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