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里的东莞密码,水果里的城市进化
热播剧《长安的荔枝》告一段落,电影版也即将开启旅程。很多人从此记得,荔枝在唇齿间爆发的鲜甜,是穿越千年的滋味。
昔日皇家贡品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对广东人来说,没有荔枝的夏天更是不完整的。而对很多人而言,因为品尝到丰收的荔枝,夏天也变得甜蜜。
荔枝成为“顶流”的背后,是荔农的培育、技术的进步、物流的加速、市场经济的活跃、城市为销路操碎了心,这些都成为给荔中国的缩影。
作为荔枝第一大省,广东各大产区都在“荔”争上游,“世界工厂”东莞也凭实“荔”出圈,让世人看到国际制造名城的另一张生动面孔。
1. 卖“荔”,以高端之名,东莞荔枝的进化之路
如果唐朝有直播,杜牧绝对是带货王,让妃子笑成为荔枝的代名词。只是杨贵妃不知道,唐玄宗耗费巨大代价运来的高订款荔枝,只是千年之后的基础款。而这妃子笑,能成为如今的基础款,也有着东莞的重要贡献——东莞于上世纪选育出的妃子笑优株,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目前面积超过100万亩的早熟优质主栽品种。
倘若杨贵妃能穿越到现在,桂味、糯米糍、观音绿、冰荔、岭丰糯、唐夏红、莞香荔……贵妃大概率会选择困难,然后“荔”刻上瘾,日啖“冰荔”三百颗,不辞长作东莞人。
近年广东重点推广的10大荔枝新品种,其中4种(冰荔、观音绿、岭丰糯、唐夏红)都是由东莞选育。这座城市打出“高端荔枝出东莞”的名号,著名美食家、《舌尖上的中国》总顾问蔡澜先生也公开称赞:“尝遍岭南各地的荔枝,还是东莞荔枝最好吃”。
得益于风调雨顺,今年是荔枝的大年,也就是丰年。丰年也有烦恼,随着大量荔枝流入市场,供给增加会导致价格下跌。消费者吃到便宜荔枝固然是好事,但果贱伤农,会影响果农的收入和种植的积极性。
正是这个原因,今年广东将荔枝增收放到了与增长同样重要的位置,并多次强调。
自6月荔枝大面积上市以来,价格也开始“跳水”,广东、广西、海南各大产区的荔枝开始内卷。东莞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图景:冰荔、观音绿、岭丰糯的价格还是相对坚挺。
优质、高端的品牌效应,成为东莞荔枝的价格之锚。
如今有着“宾利”“荔枝界爱马仕”之称的冰荔,其诞生便凝聚了两代科研人员的心血。
上世纪90年代,东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工作人员在一棵不起眼的树上,发现有几颗荔枝颜色特别红,味道也不错,于是采集接穗嫁接在其他树上,开始了研究。这就是早期的冰荔树,但因坐果率低,一直难以推广。
经过数年的反复实验,冰荔不丰产的问题得到克服,冰荔的推广也走上了“快车道”。
在厚街,黄志强的“果王果场”是彼时参与试种的果场之一。作为全市两位入选的“广东省十大荔枝种植匠”其一,黄志强特别热衷于参与新品种的选育。2011年,冰荔上市后,黄志强卖出了500元/斤的高价。彼时桂味和糯米糍售价仅十来元一斤,连他的儿子黄文杰都觉得冰荔的市场价值“超出了正常人的逻辑”。
后来,黄文杰慢慢理解了父亲的苦心。“那年荔枝市场低迷,整个行业没有一个高端品牌,但果农又非常辛苦。”冰荔高价的底气是严苛的品控:外观艳红,口感嫩滑、无渣,甜度高,个头又大又饱满。
2018年,黄文杰也转入荔枝行业,潜心学习荔枝种植、推广技术。父子两人默契配合,将冰荔品牌推向全国。多年来,冰荔以优异的品质和坚挺的价格,成为东莞高端荔枝的首席代表。
黄文杰想让冰荔销得更远,钟丽燕则想让观音绿甜得更久。“观音绿保鲜期很短,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将东莞这颗北纬23度的甜蜜长期留存?”
钟丽燕所在的广东岭南荔园发展有限公司拥有观音绿荔枝标准示范园,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手机APP对荔枝林进行水肥管理,企业近年还筹资建设了荔枝烘干房、荔枝冻库、酒窖、旗舰店、食品厂等设施。
软硬件升级不仅提高了鲜果保鲜能力,还延伸了荔枝产业链条,带动荔枝曲奇、荔枝雪花酥、观音绿荔枝月饼、荔枝果干,还有荔枝醋、荔枝酒、冻干荔枝、荔枝腊肠等衍生品的销路。其中,荔枝洋酒需要七十到一百斤的荔枝鲜果酿造,售价高达1980元,真正实现了土特产向高端价值链的攀升。
近年,东莞着力实施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在品种选育、种植技术、品牌建设、品质监管等方面持续发力,建成厚街冰荔、樟木头观音绿、大岭山岭丰糯、大朗糯米糍、谢岗桂味等五大高端荔枝核心优势产区,进一步擦亮“高端荔枝出东莞”的金字招牌。
今年,当高端荔枝与丰收大年的相遇,东莞全市上下迅速行动起来,通过倡议引导、物流合作、电商进驻等方式,多措并举拓宽荔枝销路。还发布荔枝种植分片区大宗种植清单,欢迎大家现场品尝采摘,力争让荔农增产又增收。
当长安的荔枝穿越千年,岭南的土地依旧坚实而肥沃。而荔枝的时代之变背后,是无数的劳作与奋斗,也是希望。
2. 航行,到市场中去
一座城市的奋“荔”拼搏
《长安的荔枝》的核心冲突是,岭南距长安有足足五千里,纵使八百里加急的运输,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一般水果的生鲜周期只有10天,所以哪怕繁盛如唐朝,商品辐射范围也很小。很多商品只能在原产地周边买到,超过一定的距离,物流就难以支持。这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贩卖的都是丝绸和香料的原因,因为它们没有保质期的概念。
即便唐朝有丝绸之路,彼时中国也很难说可以拥抱世界。直至上世纪70年代集装箱的出现,全球化才成为可能。
东莞果园抢“鲜”把荔枝运往全国(图源:山水谢岗)
集装箱大大提升了效率,将物流成本降得极低,意味着原本辐射周边的产品,可以远距离销售。一些保质期长的产品,甚至可以全球贸易,这才有了全球化的基础。
对于集装箱,东莞再熟悉不过,那些奔驰于虎门大桥、107国道上的卡车,那些旋转于东莞港、盐田港的装卸塔吊,将无数的东莞制造运往世界,构成“世界工厂”的血脉。
眼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化遭遇了挑战。作为观察全球外贸的晴雨表,东莞最近几个月经历了一场大考。
4月14日,在中美贸易战尚处于僵持之际,东莞就迅速出手,发布《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工作方案》,旨在全力化解外贸领域风险,降低贸易摩擦负面影响。
5月12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中国对美出口商品迎来90天的窗口期。消息一经公布,大洋彼岸的电话络绎不绝,东莞不少企业生产排单一下子紧张起来,加足马力快速生产、出货,很多外贸人再次开启“三班倒”模式。
据新京报报道,“外贸618”期间,东莞也有企业在欧美市场的订单出现井喷增长,圣诞倒数日历、圣诞礼盒等卖得最火。
东莞宏晋实业车间如火如荼,该企业美国市场6月销售额同比增长55%(图源:新京报)
当中美贸易复苏的暖风传至国内,东莞外贸企业相较于几年前,其实有了许多从容应对的底气。抢在窗口期快速出货的同时,寻找更为确定的新市场,成为所有外贸企业的集体议题。
东莞各方都在努力,上上下下拿出不输李善德的韧性,应了《长安的荔枝》中的那句话——“办法总比困难多”。
东莞玩乐童话积极拓展新业务(图源:南方财经全媒体)
而技术的进步、物流的发展,保障了东莞无论是工业品还是生鲜,都能迅速抵达远方。
去年,黄文杰已经首次尝试将冰荔出海,销往新加坡。今年,东莞荔枝大宗出口实现零的突破,从东莞市泽景果品物流园出发,来自东莞的一吨桂味、仙进奉荔枝直飞迪拜,跨越6000公里只用了半天,丝绸之路那端的人们也能品尝到来自中国的甜蜜。
东莞空运仙进奉荔枝进驻迪拜超市(图源:东莞+)
顺丰在东莞提供最优运输方案匹配不同场景,并使用冷链车全程控温,保证新鲜度。京东物流投入10架全货机和近两百条散航线路,与国铁集团合作储备近百条优质高铁线路,构建“空铁联运”立体网络,形成最快“省内次晨达、跨省次日达”的极速网络。
东莞荔枝带给你的一口甜蜜,背后是美好的确信、生活的期许、创业的希望、企业的奔跑、外贸的韧性,还有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一点的可能。
3. 扎根,才能去更远,“荔枝+”的广阔图景
荔枝,这一颗绛纱为肤、白玉为肉的珍果,在中华的历史长河中承载了远超其物质形态的文化重量。
荔枝难保存的特性,让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称其为“离枝”,意思是一离开枝条就会很快腐坏。
在唐朝,甚至出现了专门运荔枝的“荔枝道”。
到了宋朝,荔枝传奇仍没结束。宋徽宗赵佶将荔枝画入《写生翎羽图》,寓意富贵与吉祥。
荔枝也沉淀了文人的精神投射。
杜牧、白居易竞相写诗;苏轼不辞长作岭南人;明代沈周的《荔柿图》所绘荔枝与柿子,谐音“利市”;齐白石曾云:“牡丹为花之王,荔枝为果之王”……
荔枝果园内的墙绘,展现摘荔枝图景(图源:山水谢岗)
穿越无数个千年,也经历大年与小年后,荔枝在东莞成为一种精神象征。乐观且善于取谐音寓意的东莞,将“离枝”升华成“理智”与“励志”。
“理智”与“励志”的荔枝精神,正是东莞改革开放47年的缩影。无论是否风调雨顺,也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东莞一次次理智地穿越了周期,写下励志的故事。
170多年树龄的荔枝古树(图源:山水谢岗)
荔枝在东莞是名词,也是动词。“荔枝+”链接出更广阔的图景,以及各行各业的精气神。
眼下东莞外贸企业抢抓90天窗口期,是“荔”刻下单;东莞供应链在冲击中表现坚挺,是“荔”挽狂澜;全球疯抢的潮玩很多来自东莞,让世界重新认识了这座潮玩之都,是“荔”刻心动;荔枝季遇上赛龙舟的传统文化,是“荔”争上游;位于东莞的中国散裂中子源等大科学装置,是“荔”在千秋……
钟丽燕希望荔枝能与更多人建立情感联系。今年岭南荔园推出“我在中国‘观音绿’之乡有棵树”品牌推广活动,消费者参与认养这棵树活动后,可从手机上直接看果树的开花结果情况,24小时见证它的成长,最后亲手摘下北纬23°的“阳光甜”。
大岭山高端荔枝在文旅赋能上,重点设计“大岭山桂味”“岭丰糯”地理标志视觉系统,设置荔枝主题艺术装置,打造“抗日红色荔乡”文化IP,还推出三条主题路线:红色研学线、非遗美食线、科技探秘线。
2022年,全国独一无二的莞荔天团IP横空出世、广受追捧,不仅让“土特产”变成“潮文化”出圈出彩,更展示了东莞这座双万之城、制造名城、潮流都市的魅力。
东莞不断以荔枝为媒,文化赋能,进一步挖掘“荔枝+文旅”消费潜力,让高端荔枝成为东莞城市文化的代言者、城市品质的见证者。
将荔枝玩出花的同时,东莞也为荔枝留下了根。
东莞荔枝种植系统已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今年还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东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东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和东莞植物园是东莞开展荔枝种质资源收集的主要单位,共收集保存的荔枝种质资源数量合计约390份,约占全国已知荔枝品种的六成。
在东莞植物园荔枝种质资源圃里,种植的1000多棵荔枝树如同“活体荔枝基因库”。农业“工程师”们在这里开展试验研究,以优质品种糯米糍、桂味为标杆,选育具有果品上乘、不同成熟期、不易裂果、丰产稳产、耐贮运、抗逆性强等特性的价值更高的荔枝新品种,同时研究配套栽培技术,以资源优势带动品种创新,打造荔枝种业高地,提高莞荔核心竞争力。
这座“荔枝王国”,是培育荔枝新品种的重要基础,也蕴藏着荔枝产业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
东莞培育的莞福红荔枝(图源:东莞农业农村)
每年夏天,很多香港人都会在东莞各镇街香港同乡会的组织下回莞吃荔枝,不仅因为东莞荔枝最好吃,更因为东莞荔枝是家乡的味道。
今天,物流和冷链都已经不再是问题,东莞希望在远方的人也能知道东莞的荔枝品牌,还能更方便地买到优质的荔枝。
6月21日,来自北京和大湾区的40多位知名网络大V、新媒体达人及自媒体平台、协会组织组成“助荔天团”,走进东莞厚街、大岭山、大朗、樟木头的荔枝果园,沉浸式感受东莞高端荔枝文化。活动现场举行了“一起上链接”网络大V赋能莞荔销售仪式。
活动还号召30家本地自媒体公众号及达人齐心协力通过网络和直播为“莞荔”带货,建立公众号和视频号直播分销体系,打通线上销售渠道,满足消费者“足不出户”即可便捷下单、快速收货的需求。
由网络大V组成的“助荔天团”
“助荔天团”以自身传播影响力,搭建起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从枝头到餐桌、从口味到口碑的数字化桥梁,让东莞荔枝走出东莞、走到全国、走向世界。在擦亮东莞荔枝“金字招牌”的同时,也推动了东莞荔枝由产量变流量、以流量换销量,为网络强村建设注入新动能。
小小的荔枝,为何值得那么多人星夜兼程去送达,翻山越岭去品尝?
无论荔枝是水果、商品,还是城市精神,本质都是一种连接。是人与土地的连接,是历史与未来的连接,是卖家与买家的连接,是故乡与异乡的连接。
厚街兰姐在自家果场中
因为这些连接,荔枝超越了荔枝,它就像东莞这座城市,是一张温情的网络,交织着情谊、生活与梦想。
无论是否有风雨,那些载着集装箱的飞机、轮船、火车、卡车,装着无数的东莞制造,以及像荔枝这样的东莞味道,始终勇敢地奔赴世界。
荔刻出发,莞够!不负沃土,也不惧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