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造特色精品(示范)村 加快建设精致石龙
石龙镇以建设“精致石龙、魅力名镇”为核心,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建设特色精品(示范)村为示范带动,着力推进“精致石龙”建设。目前,石龙镇西湖村已成功创建特色精品示范村,黄家山村正加快推进特色精品村创建工作,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人居环境得到逐步改善,乡村风貌不断提升。
一、重点加强组织建设,推进实现组织振兴
乡村要振兴,党组织是关键,带头人是引领。西湖村坚持把“两委”班子建设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充分发挥“两委”班子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干部的骨干带头作用,汇聚干群合力,切实提高管村治村水平。一是选优配强“两委”班子。做好党委书记后备干部选配、培养工作,确保村事业后继有人。深入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全面严肃政治生活,不断提高工作水平。二是强化党员带头引领。西湖村通过整合村各项资源,借助党群服务中心载体作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承诺践诺等便民利民活动。开展“榕树下的党课”活动,把党课学习创新化,开展形式多样的“露天”宣讲活动。联合辖区内各企业党支部,开展共建活动,通过互动、互学、互助,实现村企共提升。三是创新联系群众机制。发挥党代表工作室、党群活动中心等载体作用,多组织开展民情恳谈、民情热线活动。西湖村深入推进“党员联户”工作法,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带动增收致富,在党员和群众之间架起“连心桥”,激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高度热情、推动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二、持续壮大产业发展,努力实现产业振兴
作为强根基、稳增收的重要手段,产业振兴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一是打造特色商贸经济圈。在镇村统筹下,西湖片区纳入松山湖生物医药产业基地联动拓展区,黄家山村“工改工”项目实现新突破,项目规划用地面积约43.8亩,规划建筑面积约109113.8平方米高标准工业厂房,将生产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医用材料、智能装备等行业主要及相关产品,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达5.8亿元人民币。二是大力推动城市更新项目,改善经营环境。借助特色精品(示范)村的创建,西湖村对东莞市石龙镇西湖服装批发市场进行升级改造,发挥TOD拓展区交通优势,利用西湖的景观资源和现有历史遗存,促进城市空间与成绩生活的无缝对接,全面打造集创新孵化、活力商业、时尚居住、文化体验、运动休闲与一体的居住环境。为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宜居品质,黄家山村打造“欧仙路商业一条街”,商业建筑面积约为2.4万平方米,该项目完工后,将进一步改善提升黄家山村形象和人居环境质量。三是成立村级理财小组,积极探索集体资产多元化投资,在符合相关法规前提下,积极投资保本理财,使空闲资金产生理想的利息收入,增加集体的权益。
三、大力发扬传统文化,推动实现文化振兴
石龙镇历史悠久,以创建特色精品(示范)村为契机,进一步完善西湖村张氏祠堂、黄家山村欧公祠,继承和发扬老西湖村精神。一是积极组织开展非遗文化活动。推动欧仙公传说荣获“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积极组织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开展非遗文化宣传活动,将“非遗”优秀传统文化传出去,带领年轻青年走进“非遗”。二是传承乡风,投入约1800万元修缮占地约944平方米西湖张氏祠堂。围绕祠堂主题,结合原有的村内竹溪公祠、东沙公祠、春宇公祠,仿祠堂建筑党群服务中心、翻新的岭南建筑民居,形成公祠一条街,联带乡村综合服务形成一个活化宗祠文化轴线。三是建立村史馆,通过文字、图片等形式,多样化展现村落的历史。同时,通过修史,对全村风土民俗、名胜古迹、奇闻趣事进行溯源、整理,并对村民进行村情、文化、历史的教育和普及,进一步增强村民对家乡的归属感、自豪感。
四、着力建设美丽家园,推进实现生态振兴
抓“金山银山”不忘抓“绿水青山”,结合特色精品(示范)村创建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等要求,高水平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硬软件资源,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西湖村被授予“绿化模范村”、“市容环境优美村”称号。一是完善基础设施。积极配合东莞火车站及R2线轻轨站点、石龙体育中心、市儿童医院等重要基础设施的建设,在西湖小学旧址引入民办学校落户,推动粤华外国语学校项目动工建设,建成九年一贯制民办学校,进一步增强服务功能。二是打造特色文化休闲景区。根据特色精品村创建指引,建成二十四节气广场、官厅翡翠园,积极联合不同部门,推出曲艺专场晚会、艺术大讲堂等服务,保障村民群众享用常态化文化大餐。三是大力改善村容村貌。黄家山村聘请第三方机构落实环卫清洁工作,从“协调”转为“主导”,大大缩短处理时间,提高整治效率。压实村民小组层级包干责任制,形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网格化管理格局。增加适量垃圾桶,方便群众倾倒垃圾,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从源头抓好环境卫生。西湖村升级改造夜景灯光工程,为城市增添风采,同时,进一步完善改造官厅、麦边、下甲、徐棉、新围、李屋小组外立面,全面提升西湖村人居环境。
五、重点抓好民生工作,不断增强群众幸福感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好各项民生实事,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建设平安社区。通过提升软件、硬件,进一步增强村应急处置能力,全力维护村辖区和谐稳定。定期做好各项安全生产和治安巡查,对盗抢骗、黄赌毒等违法犯罪行为,时刻保持严打高压态势。村内加强宣传工作,切实打击电信诈骗、网络金融等新型犯罪,提升村民群众防诈骗意识。二是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把疫情防控作为最首要工作任务,按照市镇工作部署,做好不同时期常态化防控工作。按照“应接尽接”原则,做好辖区群众疫苗接种工作。三是做好村民各项民生保障。按照市镇工作部署,进一步做好孤、老、病、残、弱群众的救助保障服务,进一步探索完善助残村规。加强做好退役军人关心关爱,完善做好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
来源:石龙农林水务局、石龙乡村振兴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