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田甘蔗上市,这份“甜中带咸”的家乡味已传承半世纪

立冬过后,北风起,沙田的甘蔗进入最甜时节。在沙田民田村,年逾花甲的李阿姨与甘蔗打了半辈子交道。她种的甘蔗,带着沙田咸淡水交界处独有的风味——清甜中透着一丝微咸,是许多老沙田人记忆中的“家乡味”。
咸淡水边的“非主流”甜
甜中带咸,沙田甘蔗的“独一味”
沙田甘蔗的独特,源于这片咸淡水交汇的土地。“我们的水带点咸,种出的甘蔗清甜中透一丝回咸,是别处没有的‘沙田味’。”李阿姨边说边利落地削开一根黑皮甘蔗,晶莹的汁水瞬间渗出。这种甜中带咸的口感,让沙田甘蔗在市场上独树一帜,成为老饕眼中的“隐藏款”。
这种独特的“沙田味”,让李阿姨年年坚持种植。如今,这些甘蔗主要通过亲子采摘的方式走向市民家中,成为不少家庭亲近自然的“甜蜜体验”。
半世纪坚守
视蔗如子传承家乡味
从孩童时期到如今年过花甲,李阿姨照料甘蔗就像照顾自己的孩子,浇水、施肥、除草都亲力亲为。“今年雨水足,甘蔗能长到三米高,汁水特别多。”抚摸着粗壮的甘蔗,她的眼中满是欣慰。
作为“沙田四宝”之一,甘蔗在李阿姨心中不仅是作物,更是需要传承的家乡记忆。她分享了自己的留种秘诀:每年精选粗壮饱满的蔗尾留种,待来年春天重新播种,如此循环已五十余载。
在家也能种
大花盆里长出“沙田甜”
李阿姨透露,现在的甘蔗已可采摘,但经过北风洗礼后会更甜。她计划让甘蔗在地里长到春节后,再进行轮作,以保持地力。
对于想在家种植的市民,她支招道:“不用特地买种,吃甘蔗时留下芽点完好的蔗段,用大花盆装上疏松的土,保持湿润和阳光,就能长出甘蔗。”简单的方法,让每个家庭都能在阳台上种出属于沙田的“甜蜜”。
延伸阅读:
甘蔗,沙田人的共同记忆
甘蔗作为“沙田四宝”之一,其规模化种植可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为响应国家食糖自给需求,当地政府鼓励农民大面积种植,开启了沙田的甘蔗产业序幕。
在七八十年代之前,以农业为根基的沙田,形成了水稻、甘蔗、香蕉三大支柱作物。甘蔗以其稳定的产量与经济价值,成为支撑农业发展、保障民生的重要力量。
从政策推动的经济作物,到田间地头的“当家”品种,甘蔗早已超越植物本身,成为一代沙田人共同的成长记忆,浸润着难以割舍的乡土深情。



用户登录
无障碍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388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