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现代都市渔业新质生产力交流会成功举办

为培育和壮大渔业新质生产力,推动东莞渔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百千万工程”,10月24日,由市疫控中心主办的东莞市现代都市渔业新质生产力交流会在同沙水产养殖基地召开。珠江水产研究所、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市农业农村局等单位领导,全市各镇街(园区)农林水务局、农技中心以及相关行业专家、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企业代表等100多人共聚一堂,为东莞渔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出谋划策。


会议促成了广东俊一锦鲤有限公司、东澳农业公司与养殖户成功签约,达成“公司+农户”养殖模式合作意向;会上,市疫控中心被授予“全国名特优新产品东莞中华鳖”牌匾。

珠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朱华平、涛哥锦鲤养殖场总经理张涛、广东东牧养殖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区域负责人杜丰,分别针对渔业新质生产力、高端锦鲤种业创新发展、“公司+农户”共赢模式等方面内容进行了讲解与交流。交流环节开拓了从业者的视野,为行业主管部门和技术推广部门更好地服务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活动现场通过“新奇特优品种展”与“硬科技装备长廊”,集中展示了智慧养殖、绿色技术、特色品种等前沿成果,搭建了“产-学-研-推”高效对话平台。对探索都市渔业高值化、智能化、低碳化发展新路径,培育产业新动能,促进渔业创新要素深度融合,促成技术合作、项目对接与产业链协同,孵化项目落地等起到了积极作用。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农业新质生产力”。据悉,东莞在利用新质生产力助力渔业发展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良种培育上,针对观赏鱼、笋壳鱼、澳洲淡水龙虾等特色品种开展联合攻关,助力打造“东莞良种”品牌;在绿色养殖上,推广尾水治理与循环水技术,支撑美丽渔场建设;在技术转化上,市镇各级部门联合省内科研院所、高校等单位构建技术推广服务网络,让科研成果更快转化为产业动能。
下来,我市将强化科技引领,加快优良品种与智慧渔业技术的推广应用,突出生态优先,推广绿色健康的养殖模式与技术,创新服务机制,提升技术推广体系的效能与活力,拓展产业功能,促进一二三产融合技术集成示范这几方面着手,强化渔业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推动渔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供稿:市疫控中心



用户登录
无障碍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388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