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农保:以“智慧革命”绘就现代农业新图景
物联网+AI算法实时监测,智能生成“农事处方”,助力荔枝茁壮生长;无人机精准施药,移动检测车现场快检,应急响应高效联动;快速定损、极速理赔“当日达”,并联动直播带货,助农纾困增收。
2025年,东莞政策性农业保险正以一场深刻的“智慧革命”,重新定义着现代农业的风险保障能力,全力打造“全天候”农业风险防线。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为东莞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带来新机遇,而东莞则以“科技赋能、服务升级”的生动实践,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亮眼答卷。
科技驱动服务,农险科技亮点频出
2025年的东莞政策性农业保险四家承保机构以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为武器,将传统的“事后补偿”升级为覆盖灾前预警、灾中干预、灾后理赔全周期的“全天候”农业风险防线。
今年以来,在由东莞人保财险与市农科中心共建的东莞首个荔枝智能防灾减损示范园中,34个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测着荔枝长势,工作人员通过AI算法不时生成“农事处方”,为农户提供“线上诊单”。同时,在大岭山建成的全省首个无人机飞防服务中心,集风险保障、无人机巡田、精准施药等服务于一体,真正实现“防赔并举”。东莞太保产险深耕“农眼”系统,依托精准数据平台提前部署,协助农户加固设施、疏通排水,提高灾后响应速度。中堂镇蔬菜种植户报案后,仅用4小时便完成赔付,展现了“数据驱动”的高效能力。
农险科技在“助生产、促销售、稳增收”上亮点频出。东莞平安产险推出“高管认领一棵树”活动,以“订单农业”形式提前锁定荔农收益;举办“荔香满莞平安助农”协销会,通过工会采购、直播带货等方式,助力荔枝销售,从源头保障农户收入。东莞国寿财险投入使用的国内首台农业保险移动检测车,现场快速检测水质、鱼体病原,防止“灾后生疫”。在常平镇朗洲村,企业鱼塘因暴雨漫堤,国寿财险查勘定损后迅速赔付,并提供免费检测和防疫物资,让农户恢复生产更有底气。
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东莞农业农村部门建立“气象预警+科技赋能+宣传引导”联动模式,通过短信推送、农技轻骑兵服务等多元化手段开展宣传,共发送预警信息约2.3万条,发放物资约202.7万元,减少损失约397万元。在2025年台风期间,保险公司通过无人机快速监测水稻倒伏面积,赔款278.36万元,综合赔付率达427.7%。
创新险种频出,形成“立体化”保障格局
创新驱动发展。近年来,东莞政策性农业保险向全链条、多维度升级迈进。首先,东莞以“增品扩面”为目标,将保费补贴品种从2013年的2个扩大到了2025年的31个,并创新推出了全省首款覆盖全生长周期的荔枝气象指数险、水产养殖综合险、水产品价格指数险等新型险种,破解农户“丰产不丰收”的难题。
2025年新年伊始,东莞市农业保险行业在沙田镇落地首单水产品价格指数保险,为2500公斤南美白对虾提供价格保障;在洪梅、沙田、道滘等镇落地水产养殖综合保险,为7088亩四大家鱼等水产品提供疫病及气象灾害损失保障;在樟木头、谢岗、清溪等镇落地荔枝气象指数保险,为约50459.8亩荔枝提供气象灾害损失保障,保障额度超2.5亿元。
而在“提标降费”上,东莞推动水产养殖、大棚等8个险种提高保额,幅度平均达到57%以上,推动19个险种调减费率,调减幅度20%-30%;对粮食类农作物,在普惠基础上东莞市再给予20%的特殊优惠,农户无需自行承担,真正实现“保得起”。
为满足多元化的农业生产需求,东莞构建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在粮食安全领域,全面实施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保险金额覆盖范围较以前提升近一倍,实现从“保成本”向“保收入”的跨越式发展。在特色产业领域,针对水产品产销一体化复合风险特征,创新开发水产品价格指数保险,构建“产量损失+价格波动”双保障模式,精准覆盖农户对市场损益敏感的风险需求。在市场风险领域,构建“基本险+附加险+商业险”产品体系,推动保险服务向产后加工、冷链物流、电商销售等环节延伸,其中商业险占比约30%。目前,东莞基本形成“中央保大宗、地方保特色、市场补短板”的立体化保障格局,实现政策性保险托底、特色险种补充、商业保险增效的协同发展机制。
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东莞市镇两级安排财政资金1.08亿元,提供风险保障34.6亿元,理赔金额约1.62亿元,综合赔付率85.83%,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受益农户1.64万户次。2025年1-7月,东莞市承保农作物达18.8万亩,较2024年同期增长29.2%;提供风险保障达9.83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108.2%;水稻、生猪承保覆盖率均达到100%,荔枝承保覆盖率约60%,充分保障粮食安全和优势产业抗风险能力。
政策加力、创新驱动,织密现代农业保障网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五次提及农业保险,明确提出健全多层次体系、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推动科技创新应用,为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按下“加速键”。东莞正顺势而为,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从“扩面增量”迈向“提质增效”。
东莞市农业农村局计划财务科表示,接下来,东莞将持续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探索建立与农业风险保障需求相适应的长效机制;持续推进农业保险创新,支持保险机构开发新型险种,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层次、差异化需求。同时会同银行、保险机构,探索开发“险贷通”等专属金融产品,降低农户融资门槛。此外,创新农业保险宣传手段,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接地气、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让广大农户更好地了解保险,提升投保意识。
接下来,东莞政策性农业保险主管部门及承保机构将以科技为笔,以服务为墨,在“百千万工程”的画卷上,绘就一幅“风险可防、损失可补、收入可期”的现代农业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