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石镇开展耕地恢复、高标准农田巡查工作,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为严格落实农田保护制度,进一步压实属地责任,着力夯实粮食安全保障基础,7月9日上午,企石镇主要领导带队深入一线,实地开展耕地恢复和高标准农田巡查工作,要求坚决扛牢粮食安全责任,守牢耕地保护红线。
在博夏村“牛角湖”地块,巡查组详细了解博夏村耕地恢复工作情况,实地查看田长制落实情况,要求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确保恢复耕地数量真实、质量可靠。在上洞村“大丁圩”农田,巡查组深入田间,重点检查高标准农田农作物种植结构,以及农田灌溉沟渠、泵站等基础设施运行维护状况,并详细询问水源保障情况。巡查组表示,高标准农田是粮食产能的核心支撑,镇村两级要增强守护良田沃土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力求设施管护到位,实现高效耕种,进一步提升土地产出效益。在新南村旱坑农业园,巡查组深入田间,与村干部交流高标准农田建设带来的变化。巡查组要求,农业园要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依托高标准农田,积极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提升土地综合效益,让高标准农田成为农民增收的 “聚宝盆”;同时,相关部门单位要进一步压实责任,持续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强化耕地保护主体责任,加强部门协同,稳步推进耕地保护与高标准农田建设,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延伸阅读
近年来,企石镇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保障粮食安全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决策部署,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夯实粮食生产基础、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举措,科学规划、强力推进,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锚定目标,高质量完成改造提升任务
在植物航天生物育种联合创新中心企石示范基地,放眼望去,广阔的稻田金黄一片,即将迎来丰收季,格外壮观。这130亩的航天水稻田,是东莞第一个航天水稻实验种植基地,也是企石镇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一个缩影。
据悉,企石镇2024年按期保质完成500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 通过实施土地平整、灌排设施配套、机耕路优化等工程,显著改善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有效提升了农田产能潜力、抗灾能力及农机作业、农资运输便利性。其中,配套建设200亩高效节水设施,大幅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抗旱能力。此外,企石镇完成76亩高标准农田补建任务,重点完善田间道路、沟渠等基础设施,有效解决了农机通行不畅、农田排灌受限等问题,切实保障了农田体系的完整性和功能的有效发挥。
在探寻耕地保护的实践中,企石镇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坚持“建管并重”原则,将建后管护摆在突出位置,持续实施工程设施巡查、维护保养,确保沟渠畅通、道路平整、设备运行正常,保障了项目效益的持久发挥。
压实责任,深化建后管护机制
当下,企石镇正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回头看”,不断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接下来,企石镇将进一步压实责任,持续完善管护机制,压实管护主体责任,确保工程长效发挥效益。同时,将加强管护队伍建设与专业培训,提升巡查维护的专业化水平。此外,将开展动态监测,加强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价,推动耕地质量与产能水平协同提升。
在强化粮食安全宣传引导上,将创新形式,加大宣传力度,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积极引导农户种植水稻、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作物,营造重农抓粮、保障粮食安全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