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工程” 三年初见成效丨解码隔坑的“绿美密码”:每一步都踏着花香
走进横沥镇隔坑村,一幅绿意盎然的乡村画卷徐徐展开:房前屋后花木扶疏,企业园区绿带环绕,村民们在“花卉超市”里精心挑选绿植,积分卡上的数字记录着他们参与绿美建设的点滴……作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隔坑村以全市首创的“花卉超市”为杠杆,撬动起全民共建生态的坚实力量。
在隔坑村,一间由旧村房屋改造而来的“花卉超市”,成为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走进这家充满生机的“花卉超市”,管理员邓群弟正热情地为村民办理绿植认养手续。
“村民只要开通‘绿美积分卡’,通过认养绿植、参与绿化活动就能获得积分,这些积分可以兑换绿植或生活用品。”邓群弟指着墙上张贴的兑换清单介绍道。清单上,从可爱的多肉盆栽到实用的小风扇,琳琅满目的兑换物品,无不吸引着村民积极参与绿美建设。
“过去这块地杂物堆积,现在成了拍照打卡地!”邓群弟笑着分享道。作为“花卉超市”的管理员,她不仅每日精心照料着超市里的花卉,还积极协助举办插花课堂、绿植认养等丰富活动。在她看来,“花卉超市”的出现,点燃起村民们参与乡村绿美建设的热情。
村民们通过打造美丽小院、美丽阳台,认领“四小园”、参与公共区域绿化美化等方式获取积分,再用积分兑换心仪的物品。这一模式以“小积分”为杠杆,成功激发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大热情”,进而撬动了乡村环境“大治理”。在积分的激励下,越来越多的村民主动加入美化家园建设的行列中,大家你追我赶,比着谁的小院更漂亮,谁为村里的绿化贡献更大。如今,村民们不再是乡村环境整治的旁观者,而是积极的建设者和守护者。
据统计,目前隔坑村已有415户村民开通“绿美积分卡”,累计积分5150分。在村民的积极参与下,认领盆栽780盆,建设“美丽庭院”55户,栽种树木1350棵,家家户户争相扮靓自家庭院,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如今,“花卉超市”毗邻的巷道已变身“美丽廊道”,与党员示范街、古榕广场等景观“串景成链”,共同打造出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示范点。“花卉超市”不仅成为东莞市以“积分”调动村民参与绿美建设的创新平台,更是隔坑村党群企同心共绘美丽乡村的生动缩影。
“小联动”释放“大效益”
村企共植“绿富美”
从村民庭院到企业园区,绿美建设的热潮澎湃涌动。在这场以“绿”为底色的行动中,村企携手“小联动”,正绘就乡村振兴的“大图景”。
走进东莞市格美泰科技有限公司,曾经闲置的空地如今已被葱郁的绿化带覆盖。该公司投入约6万元进行绿化改造,让这片区域焕发新生。新落成的绿化带不仅成为员工休憩放松的好去处,大幅提升了员工幸福感。更在客户来访时,成为企业形象展示的“加分项”。“环境美化后,员工工作心情舒畅,客户对我们的印象也更好了,这是实打实的双赢!”企业负责人刘本鑫谈及绿化改造成果时,难掩喜悦。
随着绿美建设持续深入,越来越多企业深刻认识到,优化环境不仅是应尽的社会责任,更是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关键一招。隔坑村敏锐捕捉到这一趋势,积极引导企业投身“植绿、爱绿、护绿”行动,鼓励企业在园区内打造特色景观,逐步形成“村企联动、共建绿美”的良好局面,推动“美丽生态”不断向“美丽经济”转化。
麦斯集团响应“百千万工程”号召,精心打造“花园式”厂区。“道路平整、绿化完善,员工更愿意来这里工作,人才更稳定了。”麦斯集团工作人员吕莎莎表示,客户合作意愿也显著增强,很多客户在考察厂区时,特意提到隔坑村的环境改善给他们留下了好印象。
这种变化不仅惠及企业,更让村民共享发展红利。周女士高兴地说:“现在村里环境变好了,不少企业也来我们这儿落户。现在出租房更好出租了,不仅租客多了,租金也提升了。
“小平台”凝聚“大合力”
党群企共绘幸福乡村
从村企合作到全社会参与,形成了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格美泰、麦斯等企业深度参与隔坑村“百千万工程”建设,积极捐款捐物,主动扛起企业责任。前不久,麦斯集团主动为隔坑村“花卉超市”捐赠一批鞋子,用于村民积分兑换,以实际行动回馈乡村。
这种共建模式不断拓展参与主体,带动更多社会力量加入,催生了诸多惠及民生的创新成果:“益企啡吧”在隔坑村落地生根,这里既是村民与企业员工休闲放松的场所,也是大家议事交流的平台。“益企啡吧”内定期举办的“益杯咖啡议事会”搭建起沟通桥梁,让社情民意在咖啡香气中自然流淌。
在“益企啡吧”不远处的隔坑老人活动中心里,“啡尝茶点”活动欢声不断,老人们围坐品茗、闲话家常,在茶香与笑语的交织中尽享温馨时光……据悉,隔坑村“啡尝茶点”项目自2023年启动,每周开展两期,茶点由社会爱心人士或单位认捐,让更多的老年人走出家门,结交更多的朋友,一起乐享幸福晚年生活。截至5月19日,隔坑村“啡尝茶点”已开展124期,惠及隔坑村老年人超9880人次。这种多元融合的场景,生动诠释了共建共享的治理新格局。
漫步在隔坑村,目之所及,是美景与发展的和谐共生;耳之所闻,是村民对美好生活的赞誉与憧憬。“环境美了,收入增了,生活更方便,这才是实实在在的幸福感。”村民周女士的感慨,道出了众多村民的心声。如今的隔坑村,正以坚定的步伐,朝着“绿美宜居、产业兴旺、民生幸福”的乡村振兴样板大步迈进。
一线观察
解码绿美密码:每一步都踏着花香
五月的阳光轻柔地洒在隔坑村的土地上,漫步于阡陌巷弄,目之所及,皆是蓬勃的生机与活力——“花卉超市”里绿意盎然,企业园区内生机勃勃,民生项目扎实推进,隔坑村正以真抓实干勾勒出乡村振兴的美丽新画卷。
在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中,隔坑村实现了从“要我参与”到“我要参与”的深刻转变。“花卉超市”的积分规则不再仅仅是墙上的文字,而是深深融入村民心中的行动指南。村民们积极参与绿植养护、环境整治等活动,用自己的劳动换取积分,再用积分兑换心仪的花卉绿植。这种创新机制让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深入人心,村民们从“旁观者”华丽转身为“建设者”,家家户户都以成为“护绿先锋”为荣。企业的积极加入更是为绿美建设注入强大动力,从最初的“任务清单”到如今的“自觉行动”,企业捐资植绿、参与环境治理,让绿美建设从“单打独斗”迈向“全民行动”,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隔坑村的发展并未停留在“种花种树”的表面美化,而是以系统思维构建起生态建设、产业发展与民生改善相互促进、良性循环的发展格局。近年来,围绕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隔坑村在人居环境整治和绿美建设上持续发力,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完成“三线”整治136处,让空中线缆整齐有序;增设1500盏巷灯,照亮了村民夜晚出行的道路;投放500个上门收集垃圾箱,让垃圾分类和环境卫生管理更加便捷高效;实施农房“微改造”109户,建设“美丽庭院”典型户27户;新增45个“四小园”、13个街头小景,建成8个公园和25个边角花园,让村庄处处有美景,步步皆宜人。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切实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让“水岸人家 善治隔坑”成为城乡融合发展中最亮丽的名片。
在隔坑村,“百千万工程”不是空洞的政策名词,而是村民们触手可及的幸福升级。它是村民朋友圈里晒出的花开九宫格,每一张照片都洋溢着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是村集体账本上不断跳动的数字,见证着乡村经济的发展与繁荣;更是老百姓脸上舒展的笑容,写满了对未来的信心与期待。正如一位村民所言:“现在回村的路,每一步都踏着花香。”这朴实的话语,或许就是对“高质量发展”最朴实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