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强农战略的落脚点|食博会·预博会五次落子东莞背后
食全食美,预制“味”来。美味生活,东莞制造。4月18日至20日,第九届中国国际食品及配料博览会和第三届中国国际预制菜产业博览会(下称“食博会·预博会”)即将再次在东莞举办,这也是该展会第五次落子东莞。
强国必先强农,农兴方能国强。纵观历年中央一号文件以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三农”工作始终被摆在突出位置。食博会·预博会五次落子东莞的背后是东莞借助国际展会平台推动国家强农战略的有效落地实践。
助力农业成果展示、推动农业国际合作、推动农业发展……2025年食博会·预博会再次落子东莞,将继续推动国家强农战略更好落地。让我们回顾前四届展会,看这份“东莞答卷”如何答出这道必答题。
首先是把握好大方向,食博会·预博会始终紧跟国家政策变化,顺势而变。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当年,食博会·预博会抢抓机遇,成功举办首个国家级预制菜国际展会。
作为对接全球农产品市场的重要窗口和国际农食行业的“风向标”,食博会·预博会在多方面落实政策要求,为食品和预制菜产业赋能。
农,天下之大本也。202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做好“土特产”文章,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完善联农带农机制,促进农民增收。
其次是搭建好产销对接平台,食博会·预博会打通了产品流通的 “最后一公里”。
要推动产业提质增效,产品流通是关键。在产品流通上,食博会·预博会构建了规模宏大、功能齐全的产销对接平台,降低流通成本,提升流通效率。
在这里,来自全国各地乃至全球的农产品、食品行业名企荟萃,共同探索合作机遇。在往届展会中,既有双汇集团、思念食品等生产端企业亮相,也有上千家包括首旅集团集采中心、京东零售食品生鲜事业部、阿里天猫生鲜、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等供应链采购商参与,还有扎根东莞的联泰、徐福记、真功夫、稻香、华美、旗峰等食品和预制菜产业链企业大展身手。形式多样、层次丰富的产销对接活动层出不穷,为企业开辟新销售渠道,有力推动了产业良性循环发展。
最后是“唱一出好戏”,食博会·预博会通过品牌建设,让中国乡村特色品牌享誉全球。
除了“搭台唱戏”,“唱一出好戏”才能更吸引观众。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支持打造乡土特色品牌,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优化升级。
食博会・预博会则为产品品牌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展示舞台。在往届展会中,超5万平方米的场地里精心设置了品牌馆、省市馆,集中展示了各地具有代表性的优质产品和特色品牌。
贵州铜仁的“梵净山珍·健康养生”品牌、江西的“井冈山”品牌、广东东莞和韶关携手打造的“莞韶情”伴手礼等成功突破地域限制,从单纯的产品售卖向品牌化运营转变,进一步增加竞争力,走向更为广阔的市场,让更多消费者得以认识和了解。
从田间地头到展会现场,食品和预制菜产业在食博会·预博会走出了“东莞模式”。展会不仅为企业带来“真金白银”的订单,也让更多食品和预制菜产业企业依靠这一平台,插上了国际化、品牌化、数字化的翅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农业国际合作成为农业发展的新趋势。充分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农食合作中同等重要。
食博会·预博会也积极拥抱国际市场,2024年吸引了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展商参展,2023年得到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国际组织和德国、意大利、丹麦国际协会的支持,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展商参展,俄罗斯的糖果、泰国的榴莲饼、沙特阿拉伯的椰枣……海纳百川、融汇中外,国外优质农产品纷纷亮相,带来了更多惊喜。
同时,展会也为中国食品对接全球市场提供了窗口,西班牙拉古纳橄榄庄园与东莞泽景公司达成橄榄油代理合作协议;道滘的佳佳美、横沥的稻香、厚街的鑫源、东城的徐记食品(徐福记)等一批优秀的东莞食品企业也凭借“食”力打造出属于自己的食品“江湖”,逐步拓宽海外市场。
从起步时聚焦食品及配料领域,到紧贴政策动向,洞察市场风向,顺势增设预制菜产业博览会,食博会・预博会规模持续扩容,影响力与日俱增,成为集贸易促进、投资合作、创新集聚、交流互鉴等功能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服务平台。
展望未来,食博会·预博会在国家强农战略推进进程中必将扮演更为关键的角色,助力东莞乃至全国各地的食品和预制菜产业在国际舞台上绽放新光彩。
来源: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