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好“丰”景⑦|肖艳华:守护莞香林 擦亮“莞香”名片
在东莞沉香界,有这样一位莞香文化的忠实传播者,她就是香城集团总经理肖艳华。多年来,她带领广大女性致力于传播莞香文化,促进莞香文化产业与健康品质生活有机融合,为现代都市人品质生活开启新方式。
如今,肖艳华获评东莞市“最美创新创业女性”、寮步镇“最美创新创业女性”,更有信心守护这片莞香树林、传承莞香文化,吸引更多市民群众穿越历史,感受沉香文化的巨大魅力。
一片树林,莞香氤氲。
来到寮步,香博园一定是一个必去的地方。九月的清晨,高大的莞香树郁郁葱葱,阳光透过树叶间隙洋洋洒洒地照亮了莞香林。步行其中,可能会碰上莞香树的果子成熟爆开,微风拂过,在淡淡香气中,种子宛如一只只小蝌蚪从树上飘落。
莞香,是东莞自古以来闻名于世的一张名片。这些“一木五香”的莞香树,在东莞人的制香手艺下,走向了世界各地。莞香从兴盛到衰落,再到新世纪以来的复苏,走过了一条曲折发展的路,更加让莞香的文化价值和符号无可取代。
围绕莞香文化,“中国沉香之乡”寮步打造了香博园、中国沉香文化博物馆等场所,建设集种植研发、科普展览、文化教育、莞香研学及生态休闲的文旅综合体。
一袭优雅知性的套装,肖艳华碎步走进位于东莞寮步的香博园。这是我们见面的地方,也是肖艳华平时一边品香鉴香,一边工作思考的地方。
肖艳华的办公室,正对着一片莞香林,这里是她和先生尹丰田共同创建的地方,肖艳华把此举称为“奇妙的缘分”。2006年时,夫妻二人把地承包下来了,大部分东莞人会第一时间想到种植荔枝龙眼等岭南水果。
然而,从小在寮步西溪古村长大的尹丰田,家里一直有烧白木香的习惯,童年记忆中,也不乏庙堂里香火鼎盛的场景。深知关于莞香的文化、经济价值的他们,最后决定栽种莞香树。
莞香树为常绿乔木,树皮褐色。叶薄光亮,小花芳香,状若茉莉。一棵莞香树,从培植到成材,需六七年时间。如今的香博园,园区占地面积约300亩,风景优美,空气怡人。园区内种植上万棵莞香树,培育数万棵莞香苗,成为东莞最大规模的莞香种植基地之一。历时17年的精心呵护,香博园培育出的莞香林具有广惠的研学教育、极高的研究价值和深度的体验观赏。
而莞香的生成,是指莞香树活体受伤后被多种益生真菌侵入寄生,在菌体内酶的作用下,使木薄壁细胞贮存的淀粉,产生一系列变化,最后形成香脂,经多年沉淀而成的固态结晶体。
肖艳华一边拿出莞香给我们品闻,一边科普:“除了叶子、花、果不会结香,树皮、树根、树枝、树桠都会结香,莞香树不同部位结痂出来的莞香,味道都略有不同,但同样都要经过岁月时间,才能沉淀成香。”
一炉香风,风雅古今。
让人修心养道的莞香,或许并不止焚一炉缥缈的妙香,从那一棵棵轻柔的莞香树苗,就可以娓娓诉说。
在肖艳华心里,不仅要守护一片宁静的莞香树林,更要传承数百年莞香文化。
莞香树是中国唯一以地方命名的树种,属于沉香,东莞人又称土沉香、白木香、女儿香,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东莞”和“香港”两地地名,都跟莞香有着莫大关联。
关于沉香的产地、树种、历史等等,肖艳华信手拈来,但她也直言刚开始接触这门学问时异常艰辛。“2010年时,我想找香道相关的老师进行系统的学习,但找不到。”略带失望又意料之中的肖艳华,在朋友的指点下,到中国台湾拜访老师,从学习沉香文化的脉络开始慢慢摸索。
后来她又深入上海和北京,向国内的知名香学老师进行更深入的学习。“每个老师都有不同的特点,很值得我们不断地追随学习”,肖艳华补充道:“更重要的,是学习心境,这件事对我的改变还是蛮大的。”
肖艳华坦言,香是媒介,链接了人与香,文化与香。“以前我的性格比较急躁,如今做任何事都毫不慌乱。”她为我们介绍她学习香道的书籍,还有放在书架旁,在各个地方收回来的沉香木。自甘淡泊的香,实际上是古人“人生四雅”之一,只是在流传千年的过程中被逐渐淡忘,就连东莞这个和莞香如此紧密的地方,也曾遗忘过这项传统文化。
肖艳华以莞香承载出一种风雅的生活,丰富了东莞市民的美学体系。几年前开始,肖艳华受市文化馆、文化宫、妇女儿童中心等公益场所邀请,为市民传授香文化的溯源,举办各种香会雅集,当然也不乏制作香牌、香囊、香丸、浮水印香等有趣的手作活动。
东莞人对美的追求,对静的修养,如袅袅香烟般从没中止。面对着郁郁葱葱的莞香林,点燃着隐隐而上的莞香,肖艳华透过香文化,升华了自己的精神世界,也沉淀出莞香文化的无形之脉。
正如东莞这座城市,曾经许多东莞人赖莞香为生,勤恳踏实运木贩香,人们务实的底色,从明清时期便有迹可循。
在肖艳华眼里,莞香文化代表了东莞人的勤劳勇敢、百折不挠、创新进取、乐观向上的品质,历经岁月洗礼而不衰竭,经后世发展而愈来愈高贵典雅、独树一帜。互联网时代加深加快了各种文化的撞击,新的文化价值观冲击了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保持莞香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与本土个性,创造性转化与创新发展传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传承莞香文化,我们始终相信,对基层的科普工作不能做得太高高在上,你必须要接地气,必须要走近市民。”肖艳华如是说。
如今,借助东莞市沉香协会、市文化馆、文化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公益平台,肖艳华为广大市民提供传统文化、行业技能等培训。现致力于开展中华香文化推广及教学培训活动,旨在以香为媒,安自家之份,养君子之德,参鼻观之玄,开自性智慧,把香事美学融入于当代生活场景。同时,希望更多现代都市人可以发现生活中更多传统而美好的文化细节,让东方雅致香生活在每个生命中精彩绽放。
来源:东莞时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