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岗粮所,见证光阴的故事!
说到“谢岗粮所”,现在年轻一代已不知所为何物,但许多老一辈人对它有着深厚的感情。
它曾经伴随着他们走过了每个收获的季节,到粮所交“公粮”或“粮食统购统销”,是那个时期村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2006年我国农业税的取消,随着粮食生产的发展和历史演变,粮所已逐步淡出人们的视线,但在谢岗镇泰园社区光明北路,依然有着一所保存非常完好的粮所。
走进谢岗粮所,时光仿佛一下倒退了几十年,斑驳掉色的鹅黄墙、锥形顶,岁月的痕迹给这些建筑,沉淀了浓厚的复古韵味。
布满灰尘的旋转楼梯,依圆形粮仓外围顺势而上,一个个废弃、破旧的老机器、旧物件,都在静静地诉说那些尘封多年的故事。
谢岗粮所占地1740平方米,共有13座粮仓,其中有11个圆形粮仓,2个方形粮仓,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见证了,谢岗镇人民生活的变迁,是谢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见证物。
外形上,圆形粮仓占地面积更小,一个粮仓就可以储存300吨左右的粮食。粮仓顶部留有一个窗口,而且粮仓之间有一个放置机械运粮塔的空地,方便当时农民缴交公粮。
粮仓的顶部还留有很多通风口用于散热,粮仓外墙有四十到六十多公分厚,加之顶部独特的结构,有效的降低了粮仓室内温度。
那时,一到收获的季节,或者是村民来粮所买米的日子,粮仓都是全镇最热闹的地方。
起初,大家用自己的肩膀,将上缴的粮食或扛或抬到粮所,条件好的人家会使用木制手推车来运粮,只有生产队集体才使用手扶拖拉机,到后来,随着经济条件好转和生活水平提高,出现几个家庭拼车(拖拉机)运粮的情况。
谢岗粮所大事记:1954年,东莞县粮食局在谢岗镇黎村设立粮食代销站。1961年在谢岗村设“谢岗粮食代销站”。1971年秋在谢岗公社设立粮食管理所不久搬至现址至今。2015年,谢岗镇粮仓曾出现严重漏水问题,市、镇先后两次共拨付35万元对粮仓进行修补,以保证粮仓储备粮食的功能。
如今,谢岗粮所固定资产,已收归谢岗镇人民政府,即将综合开发,目前主要提供粮食代管。
即使粮所不再如昔日般繁盛,可它记录了农民的辛勤劳作与付出,也承载了农民毕生难忘的回忆,如今,谢岗镇正在规划建设粮所文旅项目,让我们一起期待谢岗粮所精彩的未来。
来源:东莞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