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鸭共生 走出双赢新“稻”路
“嘎嘎、嘎嘎……”在谢岗黎村大片碧绿的水稻田里,微风吹过,稻浪飘香,一群群鸭子穿梭其中,追逐、捕食,时而传来清脆的叫声。“这些小家伙能帮你除虫,帮你踩草,还帮你松根,最后水稻能增产,鸭子也能卖出好价钱。”东莞市雅利种植有限公司老板姚雅站在稻田边,满脸笑意地看着鸭子觅食,“我有时会什么事情都不做,就跟着它们身后在稻田里走,感觉心里非常平静。稻田养鸭真的很不错!”
特殊的稻田“管理员”
“鸭子是管田能手!这里有70亩连片稻田,大概150只鸭子。它们不用人管,每天自己组成几个小分队,跟着领头鸭在这些稻田里来回巡逻两遍。1个月基本上就把田里的病虫和杂草清理掉了。”姚雅指着不见杂草和虫害的干净稻田,语气中满是骄傲。
鸭子属于杂食性动物,生性活泼好动,可以吃掉稻田里大多数害虫,如稻农最头疼的福寿螺、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等,还有杂草,甚至连病害的菌核也可以吃掉,大幅减少了农药使用量,保障了稻米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它们在田间活动还能给稻田松根,增加根部氧气含量,让水稻长得更壮实。此外鸭子的粪便还可作为有机肥料,管理稻田时只需追施少量的化肥即可,既省钱又省力。
每亩水稻增产50斤
采用稻鸭共生模式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养鸭的时机。可以在水稻插秧的前15至20日购买鸭苗,需要选择麻鸭,青头鸭、泥鸭等比较喜水的鸭苗。先将鸭苗单独养殖,同时翻耕稻田,待鸭子长到5-8两左右时,田里有浅水层就可以放鸭。“这个时候的水田里福寿螺、红虫等虫害最多,最繁盛,鸭群可以翻土把它们全部吃完,比人工除虫效果好多了,连药都不用打。”姚雅提醒,插秧的时候需要把鸭子再移出稻田集中喂养,以免踩坏秧苗。
待水稻生长一周左右,以每亩2-3只左右的数量把鸭子放养到田里。鸭群会自己在稻田吃杂草、害虫,活水肥田。水稻封行后,鸭子长得更大了,此时可改为一亩一只鸭,或加喂饲料,以免鸭群吃不饱。待水稻抽穗时,鸭子刚好长大可以销售。
采用稻鸭共生种植模式后,姚雅的水稻田每亩产量提高了50斤。“鸭稻田里产出的大米品质好,不用农药、化肥,有原生稻米的自然清香,不管煮饭还是煲粥都好吃。”
一地双收增效益
鸭稻共作方式能最大限度、有效地利用稻田内的资源,兼顾水稻的生长和鸭子的成长。
“我从2000年的时候开始用机械化种植,就是希望能够舒舒服服种地。这些年生态农业越来越受关注,我就开始尝试稻鸭共生,效果挺好的,不仅能舒舒服服种地,还有双倍收益。”姚雅介绍,除了让水稻增产,在稻田里养鸭还能大大减少农户在人工、肥料、农药上的投入。特别是人工,现在用工相对比较难,清理福寿螺等田间虫害以及杂草,都需要很高的人工成本,有了鸭子帮忙,这些都可以做到,而且比人做得还好。
水稻收益良好,养鸭又能额外增加一份收入。据姚雅估算,目前在稻田养鸭,如果管理得当,鸭子的存活率约为70-80%,鸭苗7元,成年的稻田鸭可以卖160元每只,只需花费少量的饲料喂养即可。据姚雅观察,稻田鸭比普通鸭成长要快一个月。“稻田里的小鱼小虾、虫子和杂草就是鸭子最好的饵料,而鸭子长期在稻田放养,肉质鲜美紧实、营养丰富。我家的鸭子还没长大,已经全部分完了。”
来源:市农技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