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选送的神舟十六号飞船(空间站)搭载农作物育种材料正式返莞
12月12日上午,神舟十六号飞船(空间站)搭载材料交接仪式暨地面育种工作启动会在华南农业大学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举行。市农科中心代表在会上完成我市选送的5份神舟十六号飞船(空间站)搭载农作物育种材料的交接。
搭载实验项目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组织实施,经过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组织专家评审、遴选,由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审核批准实施,航天育种产业创新联盟负责承办相关工作。本次神舟十六号飞船(空间站)搭载了53个单位的136份实验材料深入太空5个月。其中,东莞通过华南农业大学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征集提供了5份实验材料,包括1份枣红糯水稻种子、2份冬瓜种子、2份甜瓜种子。此次搭载实验项目开启了我市航天育种的新征程,为我市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工作装上了科技“芯片”,对于提升我市农作物生物育种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市农科中心近年来大力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开展果蔬、花卉等品种的引进选育工作,选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冰荔、莞研1号小冬瓜、莞绿1号小黄瓜等品种。同时,紧盯农业科技创新,积极主动对接华南农业大学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利用载人航天技术,开展蔬菜和水稻空间诱变育种实验,争取选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
下来,作为我市参与搭载实验项目的承担实施单位,市农科中心将对实验材料按照计划进行地面育种相关工作,争取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创制出性状优良的冬瓜、甜瓜和水稻种质资源,获得更多突变新材料,培育出遗传稳定、品质优良的新品系、新品种,科技助力种业高质量发展。
知识拓展:
航天育种,是将农作物种子或试管种苗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地面无法模拟的环境,如高真空、微重力、宇宙高能离子辐射等的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选育新种子、新材料,培育新品种的作物育种新技术。航天育种具有有益变异多、变幅大、稳定快,以及高产、优质、早熟、抗病力强等特点。
来源:市农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