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农村乡土专家刘新雄:创立“银瓶蜜”品牌,带动谢岗蜂农增收
日前,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公布首批农村乡土专家名单,谢岗镇的刘新雄成功入选。
刘新雄是谢岗镇南面村人,今年66岁,已有近50年的养蜂经验,是南面村的首批蜂农之一。
2013年,他牵头成立了东莞市谢岗群山蜂蜜专业合作社,至今共有38户社员。2016年,他在女儿刘锦顺的帮助下,注册“银瓶蜜”商标,希望通过品牌效应带动南面村蜂农打开销路,增加收入。
近50年的养蜂经验
17岁开始接触养蜂,刘新雄慢慢摸索经验,38岁时开始专门养蜂。他的养蜂规模也由最初的25箱蜜蜂发展到200多箱。
因为常年和蜜蜂打交道,刘新雄早已告别了防护装备,徒手揭开蜂箱查看蜜蜂情况是他的拿手绝活。
“刚开始养蜂的时候,经常被蜂蜇,后来习惯了,蜂蜇了不痛也不肿,再后来,蜜蜂也不蛰我了。”
荔枝花期的时候,刘新雄每天都要去一箱箱查看蜜蜂的情况,看它们有没有生病的或是分箱跑掉的。
“我一般七八天打一次蜜,这样才能保证蜂蜜糖度高,质量好。整个花期下来,一箱能打十七八斤蜜。”刘新雄说,平时都是他自己一个人管理,只有在打蜜时才叫上家人帮忙。
不同于其他地方的蜂农追花养蜂,南面村蜂农一般都把蜂箱长驻在当地,因此出产的蜂蜜都很纯正,主打银瓶蜜、龙眼蜜和冬蜜,冬蜜就是当地人所说的鸭脚木花蜜。
刘新雄的蜂箱放在自家承包的荔枝果园里,果园位于银瓶山半山腰,那里无空气污染,花源多,在那里放养的蜂采出的蜜自然清甜、可口。
由于刘新雄家的蜂蜜比较纯正、质量好,很多老客户年年都跟他要货。“都是客户自己找上门来买的,蜂蜜年年都不愁销路,特别是冬蜜。”刘新雄告诉记者。
“银瓶蜜”远销国外
刘新雄养蜂多年,经验丰富,成了南面村蜂农的领路人,甚至很多外地蜂农都特意上门取经。
2013年,在他的牵头下,谢岗镇的首个蜂蜜合作社——东莞市谢岗群山蜂蜜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利用国家政策补贴资金,购置更加专业的打蜜设备,进一步提高打蜜的效率和蜂蜜的质量。
刘锦顺是刘新雄的女儿,虽然有自己的工作,但是时常利用业余时间帮父亲打理各种事宜。“父亲年纪大了,他希望有人能够将养蜂这个传统农业延续下去。”2016年,刘新雄的子女成功注册“银瓶蜜”商标,南面村蜂蜜开始走向全国,甚至远销国外。
近期,刘锦顺计划在“谢岗优品”上架“银瓶蜜”,让“银瓶蜜”成为继“银瓶红”荔枝之后,谢岗镇另一个本地特色农产品品牌。
“希望通过品牌效应带动合作社规范发展,大家一起把蜂蜜产业做强、做大,带动社员,甚至全镇蜂农增加收入。”刘新雄十分赞同女儿的想法。因为他喜欢养蜂,长于养蜂,所以希望养蜂这个传统农业能够延续下去,同时希望养蜂事业能够得到长足的发展。
正因为刘新雄长年扎根农业生产经营一线,心系传统农业高质量发展,在日前公布的广东省首批“农村乡土专家”名单中,刘新雄榜上有名。
来源:i东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