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庆昌:万江龙舟竞技“摆渡人”
“我对龙舟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在万江流涌尾长大的胡庆昌,受父辈影响,从小与龙舟结下不解之缘。他自费组建半职业化的竞技队伍——枝昌龙舟俱乐部,搭建比赛航道,希望通过一次次参赛和举行比赛,将那份追求极致、拼搏向上的龙舟精神传递下去。
耳濡目染 从小迷上划龙舟
“我们从小住在水边,对龙舟的喜爱是刻在骨子里的。对于水乡的孩子而言,唯一的兴趣爱好便是划龙舟、追龙舟。”胡庆昌说。让他尤为自豪的事情是,父亲是村里划龙舟的“跳头”。
胡庆昌介绍,“跳头”往往是队伍的核心人物,大多都手握涂上大红油漆或裹着红绸的指挥棒,分外醒目。“跳头”的指挥常与艄手相呼应,很有默契,也是龙舟竞速时的关键。
胡庆昌成年后,第一次拿着船桨坐在龙舟上,无比的兴奋,以为大家使劲划就可以了,后来发现其实划龙舟涉及的东西太多了。
于是,胡庆昌时常组织身边的龙舟爱好者开展龙舟活动,更前往中堂、麻涌、增城、新塘等地学习、参与龙舟活动。每次参赛都认真听教练讲细节,然后在下面认真体会,反复练习,争取做到技术动作完美。
在多次参观学习各地龙舟俱乐部的经营模式后,胡庆昌以自己经营企业所攒下的资金,自发组织万江本土龙舟爱好者,成立了万江枝昌龙舟队,通过集训参加各地比赛,从而打响万江龙舟文化品牌。
“快乐龙舟”向全国性比赛迈进
日前,记者走进位于流涌尾北洲尾高速公路桥下的万江枝昌龙舟俱乐部,简易拼搭的几座房屋,分别是队伍的健身房、会议室与会客厅,会客厅墙上挂满了俱乐部历年参赛的照片,还陈列了获得的奖牌、奖杯。
为了让枝昌龙舟队有一个家,2017年7月,胡庆昌选址流涌尾社区,成立龙舟俱乐部。
说起首次参赛,胡庆昌颇为感慨。组建队伍后,第一次参加的龙舟赛事,是香港观塘举办的邀请赛。
“机会来之不易,也终于有机会去外面看看别人是怎么划的了,我们全部成员都请假一个星期,因为热爱龙舟,所有人都毫无怨言。”胡庆昌说,到了香港后,大家都感叹龙舟比赛氛围浓厚,参赛选手有男有女,队伍有专业的也有街道自发组织的,颇有“全民龙舟”之感。最终,枝昌龙舟队荣获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自此打响了名气。
胡庆昌坦言,对于参赛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毕竟刚刚组队,训练时间不长,所以将比赛的目标定在了“快乐龙舟”,不看名次,却不料一举夺冠,这更让胡庆昌对龙舟文化的发展、传承铆足了干劲。
之后,枝昌龙舟队从参加地方性比赛向全国性比赛迈进,征战多场中华龙舟大赛,获得众多殊荣。
通过参加各大赛事积累经验
中华龙舟大赛是国内赛事级别最高、竞技水平最高、奖金总额最高的顶级龙舟赛事。尽管有着丰富的大赛经验,但枝昌龙舟队的队员们仍然不敢轻敌。不管风吹日晒,每天一大早就开始训练。胡庆昌说:“划龙舟是很需要力量的运动,我们的龙舟队员为了保持体力,每天都要吃大量肥肉,才能保证摄入足够的能量。”
让胡庆昌印象最深刻的是,2019年的江苏盐城站赛事,枝昌俱乐部分别荣获男子精英组100米第三名、200米第二名、500米第五名的成绩。其实,队伍间都是0.1秒的差距,竞争十分激烈,胡庆昌每次在观众席观看时,都为队员捏一把汗。
“我觉得参赛更像是‘偷师学艺’,学习其他队伍的技术,了解比赛的筹办经验。”胡庆昌说,为了让队伍在训练之余能更好地掌握航道,他在训练基地的空地里,按照中华龙舟大赛的航道长宽,耗时一年,挖了一个池塘,分四条航道。
随着枝昌龙舟队有了越来越多的战绩,不断累积经验和学习先进的划龙舟技巧,加上队员们日复一日的训练,枝昌队实力更上一个台阶,队伍规模继而不断扩大,许多新队员慕名而来。2018年,该队伍从本土龙舟爱好者向职业运动员迈进。枝昌俱乐部曾通过媒体向全国招募龙舟运动员,让更多有资质有兴趣的运动员有机会尝试这项运动。
为龙舟爱好者搭建训练比赛平台
“预备——”教练一声号令,龙舟队员举桨过头,收到“出发”指令时,瞬间激情澎湃,随着鼓点奋力划桨,数条龙舟在东江南支流(滘联段)江面划出一道道波浪,如离弦之箭向终点冲去。
这是枝昌俱乐部在滘联正丫湾设立训练基地后,几乎每天下午都能见到的一幕。堤岸上一个黑色招牌醒目地写着“万江枝昌龙舟俱乐部”,今年3月,枝昌龙舟队在此设立了第二个基地,并利用优美的水岸线,组织龙舟邀请赛,目前已开展了两场比赛。
胡庆昌认为,万江人对龙舟有着独特的情结。今年受疫情影响,龙舟赛被按下“暂停键”,胡庆昌内心不无遗憾。作为年轻一代的龙舟文化传承人,胡庆昌也想在龙舟上玩出新意,举办标准龙邀请赛则是不二选择。
借助“龙舟”这一特色,开展大大小小的龙舟赛事,让龙舟文化深植人心,同时带动周边产业发展。枝昌龙舟俱乐部举行比赛,不单邀请东莞市内的队伍,还吸引了来自广州、深圳、中山等城市的龙舟队伍报名参赛。为此,胡庆昌还在体育设施、场馆方面加大力度,增加投入经费,购入13条标准龙舟,设置专业的比赛航道。
“作为万江人,我希望通过自身投入,为龙舟爱好者搭建训练、比赛的平台,让大家看到龙舟文化的‘新玩法’,从而鼓励年轻人积极投身此项运动。”胡庆昌表示,龙舟队伍只靠个人企业的支撑,难有较大的发展,所以,龙舟队将会走商业化的道路,增加队伍的经济来源,把队伍发展得更强,让万江龙舟文化走出国门。同时,发展龙舟周边文化,打造一系列“文创+体育”的产品,让万江龙舟运动焕发出别样的光彩。
来源:东莞时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