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八月“送中秋”民俗 桥头“阿婆灯笼”热销
“外婆买灯笼,外孙担灯笼”,按照桥头当地的传统习俗,每年的农历八月初一至八月十五期间,在桥头,作为外婆的都会提着月饼、柚子、玩具到女儿家给外孙“送中秋”,以此表达对晚辈的关爱与祝福,而“阿婆灯笼”则是这一习俗中不可或缺的元素。9月3日是农历八月初一,一大早桥头的外婆们都扎堆来到老街购买“送中秋”用品,灯笼、月饼、水果等店铺的生意异常火爆。
“八月禾禄(柚子)月饼送中秋”。清晨,桥头老街便已人声鼎沸,热闹非凡。记者在现场看到,阿婆们头戴凉帽,穿梭于灯笼、月饼、水果等摊档之间,挑选着各式各样的中秋礼品和灯笼。其中,由竹子做的传统“阿婆灯笼”最受欢迎。她们买好灯笼后,便戴着凉帽,担着装满礼品的篮子赶去女儿家“送中秋”,为老街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送中秋”作为东莞地区流传已久的习俗,对于有女儿出嫁的家庭而言,它不仅是一年中的重要礼仪,更是亲情交流的重要时刻。外婆们精心准备的礼品中,除了灯笼,还有月饼、柚子、香蕉、红柿等中秋食品,以及玩具和红包,寄托着对外孙健康成长和学业有成的美好祝愿。
在“送中秋”的习俗中,灯笼的选择也颇有讲究。女子出嫁后第一年“送中秋”叫新中秋,要买灯笼的话必须买竹子做的,也就是“阿婆灯笼”。小朋友们在收到灯笼后,就会在中秋节晚上三五成群聚集在一起“游耍碌”(即玩灯笼)。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习俗也在逐渐简化,但其所蕴含的亲情和祝福依然温暖人心。
来源:悦读桥头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