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石传统年糕--“圆笼”
随着年关临近,企石镇不少市民已经开始忙碌着张罗年货过大年。而“圆笼”,又有“年钵”的叫法,是企石人过年的传统年糕,因为有“步步高升”、“年年有个钵”、“一本万利”的美好寓意,一直是本地居民年货单上必备的传统美食。而且,不少居民还保留着自己动手做“圆笼”这一传统习俗,热热闹闹打年糕,传递浓浓年味。
家住企石村的英姨,从进入腊月十五后就开始忙碌着买糯米和红糖、摘新鲜冬叶、清洗大小竹笼、泡米磨粉等做“圆笼”的各项准备功夫活。因为今年英姨的儿媳妇新进门,按照过年探节、拜年的传统习俗,除了家里要备一些“圆笼”过节,还要做更多“圆笼”作为新年佳品,送给亲戚朋友表心意。
随着春节脚步的临近,连日来,英姨和家人分工合作一起做“圆笼”,场面十分热闹。而英姨家的厨房内总是萦绕着浓浓的米香和红糖甜味,两个大锅灶也一直在蒸煮着。英姨说,“圆笼”以糯米、红片糖为主要原材料,蒸制过程十分讲究。要经过泡米、磨粉、轧粉、搓粉、煮粉、搅粉、蒸粉等多个步骤。
英姨:“糯米用水泡一天一夜,然后磨成米浆,用布袋装好悬挂放置一个夜晚,让米浆的水沥干形成粉团,粉团出袋后再搓揉湿;煮粉时,将红片糖放入锅中加水煮成糖胶后,将粉团捏成一个个圆状粉饼放入锅中煮,这一过程为煮糍。煮到粉糍熟透浮起,连同糖浆捞起来,趁热搅拌,等粉和糖浆均匀、充分融合。最后装入铺贴了冬叶的竹笼里,再整个放入大锅中隔水蒸一个半小时,‘圆笼’就可以出锅、做好了。”
据介绍,传统的打年糕即“搅粉”这一步骤,通过用木棍不断地搅打,十分费力气。而英姨的家人从日常工作经历获得奇想,成功地将电钻改装成简易“搅拌器”,让打年糕更加方便、快捷、省力了,而且打出来的年糕更加美味、好口感。
英姨儿子谢智聪:“时代在进步,以前我们是用木棍搅拌,但是随着父母年纪起来越大,做的量又大、跟不上,所以现在使用电钻搅拌,方便、省力多了,以前需要几个人轮流搅拌,现在一个人就行了。而且用电钻比用手动木棍打得更加好,年糕更加滑性、细腻。”
做“圆笼”看似简单,但是英姨及家人几个一场忙碌活下来,差不多要花半天时间才完成一轮年糕。而他们都认为,年糕的蒸制过程虽然比较麻烦,但是能一家人团在一起动手做“圆笼”,图的就是这一份寓意美好、独特的“年味”,自己亲手做就更有年味了。
英姨亲戚莫傍娣婆婆:“‘圆笼’好甜好香,特别与其它糕不一样,特别香;过年时切成一块块分给亲戚朋友吃,意头好,年年有个‘钵’,步步高升、一本万利,蒸个‘年钵’去贺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