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布病,防护先行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又称“懒汉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乙类传染病。该病全年均可发病,3月至8月为高发期,主要经皮肤粘膜、消化道、呼吸道感染。人感染后常出现发热、多汗、关节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致残甚至危及生命。
厨师、家务劳动者、屠宰场工人、肉类加工工人、兽医、实验室工作人员等属于布病高发人群。此外,进食生肉、半熟肉或未经消毒的奶制品,也存在较高感染风险。
布病早期难以识别。若出现典型的波状热、肌痛,伴随明显乏力,或者持续发热,需警惕布鲁氏菌病的可能,建议及时就医。
如何有效预防布病?通过避免接触传染源、加强个人防护、注重饮食卫生等科学措施,可显著降低感染风险。
1.接触动物后立刻“洗刷刷”,肥皂搓15秒,指甲缝、手腕都搓到,病菌连夜跑路!
2.吃肉、喝奶认准“全熟党”,那些带血丝的“嫩肉”、没煮开的奶,再香也得忍到熟透!
3.接触动物或动物产品时,应戴手套、口罩,尤其有伤口时,绝不给病菌留“后门”!
4.饲养牛羊的小伙伴,清理圈舍时也千万别马虎,戴口罩、穿胶鞋,别让那些可能带菌的粪便、污水“偷袭”你!
供稿:市疫控中心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