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涌千亩稻田:现代化集中育秧显成效
位于东莞市麻涌镇漳澎村的千亩稻田,是2025年东莞市高素质农民实训基地,服务于我市高素质农民的水稻种植实训教学,涵盖品种试验示范和技术推广等内容。
今年以来,市农技办与该基地开展合作进行了普通农机无人化升级,并推动了集中育秧设施建设。今天,我们跟随市农技办“轻骑兵”,实地探访集中育秧设施的具体情况。
据基地育秧工作负责人徐工介绍,育秧棚是水乡片区规模最大的育秧基地,一次性可满足一千多亩稻田的秧苗需求。基地通过自行购置育秧机实现高效育秧,一小时能培育700-800盘秧苗,大大节约了人工成本。传统育秧需要十来个人花费一天时间才能完成的工作量,借助现场的流水线,仅需四五个人、三四个小时就能搞定,人工和成本可节省40-50%左右,且秧苗成活率能达到90%以上。
此外,基地的喷水管设施实现了智能化操作,喷头无需人工干预,极大地节省了人力。传统方式为一千多亩稻田的秧苗淋水至少需要十多个人花一天时间,现在只需几个小时。
育秧大棚还具备重要的环境调控功能。早造水稻在2-3月份育秧时气温较低,大棚能有效防寒保温,这进一步保障了秧苗的成活率,生长速度也会加快。
俗话说“苗好七分收,育秧是关键”,集中育秧通过现代化的设备和技术对环境因素进行有效控制,不仅节约了人工成本,还提升了水稻育秧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水平,为粮食丰产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供稿:市农技办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